在章丘的金融業發展史上,索家發行的“錢帖子”曾比當時市面上流通的大洋還吃香,他們利用兌換時的“洋厘”高低,及“銀拆”的變化,操縱錢市,從中漁利。就連舊軍孟家及善于經營當鋪和錢莊的西關高家也望塵莫及。俗有“索家興盛,不亞于西關高”之說。其實,索家開始是以經營土地發跡的,后來兼營商業,主營估衣業。
興 起
由紳而商的轉化
——“連興泰”的發展
在諸多“興”字號當中,“連興泰”規模最大,以經營估衣業和錢莊見長,頗具典型。
“連興泰”創建于1878年,店址在刁鎮東村大街路北。東家是索家忠恕堂,總掌柜也是索家人,但不是資東,人稱“索老四”。其產權關系及經營方式是:東家出資,掌柜負責經營;股權(即財產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盈利“五五分成”。
“連興泰”開始是以經營估衣業為主,在集市上購貨,然后轉手倒賣。索老四精于經營,頗具理財之術。在集市上收購估衣時,每每先給賣主開個高價,但并不急于收購。有“連興泰”的高價頂著,賣主不愿賤賣,外地商販又不肯出高價,因而賣的賣不出去,買的又買不到貨。待下集時,賣主只得將貨賒給“連興泰”,等下一集再來取錢。外地商販也只得到“連興泰”進貨,這樣“連興泰”就以較少的資金運轉起來,并逐漸壟斷了刁鎮的估衣市場。
逐利是沒有適可而止的,一年之后,東家加大投資,經營項目也逐漸擴大到雜貨,錢莊和酒店。數年后,生意更加興隆,規模不斷膨脹。又在莒州、沂水設兩處分號。莒州分號掌柜是索廣監,沂水分號掌柜是索廣明,刁鎮是總號,總掌柜是索老四。總號統領分號,分號定期向總號報賬,上上下下在利益上休戚與共,年終由總掌柜向東家報賬結算。
莒州分號,經營得法,生意興隆,規模超過刁鎮總號。莒州分號為擴大經營,吸引當地民間投資,印制了錢帖子,并且可以在當地市場上流通,信譽很高,據知情者說“連興泰”的錢帖子在當時市面上比大洋還吃香。成為市場上的通貨。其實,這是很冒風險的,因為欲求無本之利,情似賭博,勢同壟斷,這全依賴于“連興泰”的實力和信譽。刁鎮總號也隨之印發錢帖子,以增股募資。沂水分號也很有實力,亦有錢帖子在當地流通。后來沂水分號失火,持有“連興泰”錢帖子的販資者紛紛前來擠兌,沂水分號向總號告急,總號索老四命令莒州分號往沂水運錢救急,運錢的小推車多達幾十輛。擠兌者見“連興泰”實力雄厚,不僅不再擠兌,而且繼續向“連興泰”存錢。這樣,索老四力挽狂瀾,沂水分號起死回生,并擴大規模,在原址基礎上建起樓房門面數十間。
三處“連興泰”的生意都很興隆,買賣越做越大,實力也越來越雄厚。有一年老三區(高官寨)遭水災,有一部分貨款收不上來,掌柜索老四便瞞著東家將這筆貨款在辛莊附近購置一部分土地,并雇人種上麥子。他打算收了麥子便據為己有,如果麥子不收,就將這筆款子給東家算上。這年麥后,辛莊用十幾輛大車往索家運麥子,東家方知此事,知道掌柜有了二心,不久便首先借故辭了莒州分號掌柜。刁鎮總號和沂水分號要挾東家,一齊關了門。后來結算散伙,索老四自己作東家兼掌柜,“連興泰”易名“祥興”,經營不到一年便關門倒閉。
莒州的“興”字號,大多在土匪劉桂棠(劉黑七)占莒州時逐漸衰落;周村的“興”字號商業也多在“吳大周”鬧周村時關閉;章丘的“興”字號在1928年張鳴九禍章丘時最終敗落。
來源:章丘e家香
歡迎光臨 大章丘網 (http://www.fangyuanart.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