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國傳統的情人節“七夕節”,千百年來,“牛郎織女”愛情神話傳說代代相傳,婦孺皆知,并讓人神往,令人陶醉。最早記載“牛郎織女七夕相會”這個美麗傳說是《詩經·小雅·大東》:“維有天漢,監亦有光。跋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
《大東》詩是周代譚國的士大夫所作。譚國,商晚期至春秋時期的諸侯國,位置約在以章丘城子崖遺址為中心所輻射的方圓數百平方公里以內。可以肯定,后來故事內容精彩的牛郎織女傳說以及《天仙配》的故事藍本在商周時期的古譚國就已有之。所以,章丘城子崖這方圣地,不止有舉世矚目的龍山文化、岳石文化,也有千古流傳的愛情傳說。
七夕,繡源河畔的“牛郎織女”
〖其一〗
月夜星河,云鵲傳情,玉蟾如鉤。望七夕橋頭,章丘顧盼,山大翹首,相思盈袖。經年留影,完美邂逅,脈脈含情終聚首。好姻緣,跨千年百年,情真義厚。
繡源河上凝眸,如前世今生夢中游。今天成佳偶,花季守候,百脈知新,鸞交鳳友,攜手共進,風雨同舟,文化匯融共長久。攬壯志,蘸滿腔熱血,潑墨春秋。
〖其二〗
百年山大,天光云影,毓秀鐘靈。憶楊樹成林,陶冶性情,八馬同槽,革故知新,一多傳道,第周執鞭,實秋從文育精英。揚正氣,為天下儲才,學無止境。
篳路藍縷前行,喜情定章丘百業興。共古韻今風,千年文明,廣集鴻儒,交相輝映,蒸蒸日上,如日方升,文化碰撞攀高峰。抬望眼,愿牽手揮毫,勵志圖精。
〖其三〗
日出東方,群情激蕩,光耀華章。此龍之源脈,濟之發祥,玄齡善謀,清照憂傷,開先詞曲,一代大商,千年古縣閃金光。看今朝,建富美章丘,實干擔當。
人民幸福安康,牽百年山大共久長。待春色滿園,群蕊吐芳,滋蘭樹蕙,桃李飄香,潤情沐理,崇德向上,只為國家圖富強。眾望歸,盼章丘山大,再鑄輝煌。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南陽城西的牛家莊有一個叫牛郎的孤兒,隨哥哥嫂子生活,嫂子對他不好,給了他九頭牛卻讓他領十頭回來,否則永遠不要回去。
沮喪之時他得到高人指點,在伏牛山發現了一頭生病的老黃牛,他悉心照料,才得知老牛原來是天上的金牛星被打下凡間,牛郎成功將其領回家。 后來在老牛的指點下,牛郎找到了下凡仙女們洗澡游玩的地方,拿起了其中一個的衣服,那個仙女名字叫織女,兩人相識,墜入愛河,后生育有龍鳳胎。
后來,王母娘娘發現,織女被帶回天界。老牛告訴牛郎,它死之后把皮做成鞋穿上就可以騰云駕霧。后來牛郎終于上了天界,眼看就要和織女團聚,被王母娘娘頭上銀簪所變的銀河攔住去路。天上的喜鵲被他們的愛情感動了,化作“鵲橋”,牛郎織女終于團聚。王母娘娘有些動容,后命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兩人才可在鵲橋相會。
之后,每年七夕牛郎就把兩個小孩放在扁擔中,上天與織女團聚,成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