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冒充各種身份,通過QQ、微信等方式添加受害人,并在微信群、QQ群等社交圈發布信息,以“春節發紅包福利”等五花八門虛假借口,吸引受害者關注,同時,拋出“紅包十倍返利”等高額返現和虛假返利截圖為誘餌,引誘受害者上鉤。
不要輕信紅包返利活動,遇到此類活動一定要慎重,謹慎核實或者直接不予理睬。對于親朋好友索要的紅包,一定要再三確認其身份后再發送。
春節到來,在超市門口、大型購物中心等,有很多贈送牛奶、食用油、食品、工藝品等活動,但有些“贈送”需掃描二維碼、填寫身份證號、手機號等,這些涉及個人信息的“贈送”往往是經過精心包裝的新型詐騙,騙子利用所取得信息開通賬號進行貸款等,讓消費者不知不覺間背負巨額債務。
某地反詐中心接到報警,11歲的許同學,被自己的QQ好友拉進了一個群,群主稱自己生日要給群友發福利,只要發紅包都十倍返還。許同學看到群里好多人都在曬返現截圖,于是信以為真,添加微信給對方轉賬200元,對方卻以許同學是未成年人不能參加活動為由要幫其退款,但需要轉賬驗證。許同學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分多次共支付4萬多元。
中小學生春節期間,會經常接觸到父母的手機,各位家長對于手機支付務必設置合理的驗證方式,同時需要告知小朋友,用手機操作轉賬付款前,應該先向父母進行確認。
寒假期間,有詐騙分子打著給學生做接種準備的幌子,一步步攻破家長的防線。潛入班級微信群,截取“班主任老師”的微信頭像照片,改成自己頭像,化身班主任,并在班級群里發布相關通知。騙子同伙也入群冒充家長積極響應,參與繳費等,導致其余家長被騙。
若在家長群看到類似信息,請一定第一時間與老師取得聯系,防止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