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流傳著這么一句玩笑話:不會教書的體育老師不是個好廚子。其實就是在夸贊這個人非常厲害、全能。在濟南市章丘區第六中學有這樣一名教師,她的教學生涯橫跨藝體類、理科類、文科類,她就是那個“不會教數學的音樂老師不是一個好道德與法治老師”的董小坤。
親切的笑臉、溫柔的話語,是記者見到董小坤的第一眼印象。已經從教27年的她,就如同那飄散在春風中的蒲公英,懷著一顆對教育的赤誠之心,輕輕托起學生們的夢想,助力他們在知識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農村學校成為章丘區
音樂教育的“黃埔軍校”
可誰知,剛一入職,她就遇到了難題。“鄉鎮的孩子們大部分都沒有接觸過音樂,他們覺得音樂課不重要。”董小坤說,課堂上只要一涉及比較枯燥的理論知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更是普遍下降。面對這一情況,董小坤心想,一定要讓鄉鎮的孩子愛上音樂,讓孩子們了解通過音樂這一學科的升學路徑。
在董小坤看來,作為教師就要抓住孩子的閃光點,讓它無限放大。董小坤班里曾經有個學生叫小娜(化名)在課堂中總低著頭,學習成績也不是很好。但是在一次教三拍子歌曲的時候,全班只有幾個人掌握了,其中就有她。這讓董小坤眼前一亮,她發現了小娜的音樂天賦。在課后,她了解了小娜的學習情況,得知她單靠文化課成績是無緣高中的,于是董小坤鼓勵她,可以利用自己的音樂特長考高中。這讓迷失的小娜一下看到了希望,她開始跟著董小坤學習聲樂。因為有了興趣和目標,她也比別人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她以音樂特長生順利考取了章丘四中。她立志要像董小坤一樣做一名音樂老師,于是她也報考了師范院校。現如今,小娜也成了一所初中的音樂老師,用音樂影響著她的學生。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目前在章丘區的很多學校里,有許多優秀的青年音樂教師都曾是董小坤在初中階段培養起來的音樂特長生。因為董小坤的突出表現,章丘六中雖然地處鄉鎮,但培養了大量音樂人才,很多人把章丘六中稱為章丘區音樂教育的“黃埔軍校”。
從音樂到道法
從任課教師到班主任
唯一不變的是教育初心
音樂是董小坤教的第一門學科。在這個過程中,她體會到了當初自己渴望成為老師的初心,那就是認真上課,同時更要做孩子們的良師益友,把教學變成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正面引導孩子向上善學。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2011年,因為工作原因,董小坤從音樂老師變成了道德與法治老師,從任課老師變成了班主任。改變的是新的學科和身份,不變的是她熱愛教育的初心,還有一心鉆研的熱忱。
但是從音樂到道法,是兩個完全不相關的學科,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那段時間我就逼迫自己,重新開始。先從新的教學目標開始學習,到教案教材的準備,去看別的老師公開課,跟同事請教,各種能幫助我的方法我都去嘗試,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僅僅一年的時間,董小坤執教的道法成績在全區名列前茅,這對于一個跨學科教學的老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肯定。
翻開小冊子,里面的每一個字都是董小坤手寫的,字體工整,特別認真,“做什么事情我會思考如何做好,如何能讓學生更快更好地獲取知識,幫助他們用知識改變命運。”
26年執教
50多本工作日志
從教26年,董小坤堅持手寫了26年工作日志,一共有50多本,每一頁上都記錄著她與學生曾經的點點滴滴,一本本工作日志其實就是她26年工作生涯的最好見證。
“我的工作日志里面什么內容都有,有時候會記錄一些跟學生們之間的趣事,有時候把在報紙上看到好的文章剪下來給學生們分享。”董小坤說,最初寫工作日志時,她總不知道該寫什么內容,但隨著對學生的了解,她的日志內容也豐富了起來。當日班會的內容、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學校里犯的小錯誤……這些內容,都能在她工作日志中看到。“每次翻看之前寫的工作日志,我總是能想到和學生間的許多趣事,這讓我感到很快樂。”
“這是上一屆的學生寫的,他考上了章丘四中,在信里面還教了學弟學妹們一些學習方法。”“這個是寫給我的,跟我訴說她的苦惱……”董小坤說,這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多都在家里。在她保存的學生們寫給她的信和紙條中,記者發現信紙和紙條形態各異,有的學生甚至在畢業的時候,將一些很美的句子記錄了滿滿一筆記本送給她。“希望學生將愛與恨都通過文字說出來,學生擁有愛的能力,就是擁有幸福的能力。”董小坤說,教育不僅僅是讓學生考出高分,讓學生們找到自己,學到一種生活的態度也是一種成功。
用愛去感受
成為學生親子關系的黏合劑
董小坤篤信“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作為班主任,她每天早起陪伴孩子們晨讀,晚上陪伴孩子們晚自習,自習課陪伴孩子們培優輔差,課間陪伴孩子們各種放松。在各種各樣的陪伴中,學生們也很喜歡和信任她。
對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家長的陪伴和關注更為重要。“現在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還是脾氣粗暴,當自己孩子犯了錯時非打即罵。”董小坤說,她每接一屆新班,就抽時間擠時間親自走訪班級大部分學生的家庭,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狀況,了解留守兒童,在把握學生的家庭狀況的同時,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
“有一次一位家長在家長群里突然發了一句,‘被他兒子氣得血壓升高’。”董小坤說,她便回想了這名學生的近期表現,目光呆滯上課走神,下課也不與同學們交流,一個人坐在座位上發呆,私下與他交流了幾次,也沒起多大作用,學習成績更是下滑得比較厲害。“跟他家長交流后才知道,原來是他母親剛生了二胎,也無暇顧及他,正處于青春期的他,對于家庭成員的變化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然而家長卻沒有意識到孩子問題的嚴重性。”董小坤說,她推心置腹地與孩子的父親好好交流了一番,家長這才真正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她還幫助家長和孩子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一次次的交流溝通中,董小坤成了家長和學生最信賴的朋友和師長。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章丘區教育和體育局”。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歡迎光臨 大章丘網 (http://www.fangyuanart.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