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重癥患者因伴隨不同程度意識障礙、咳嗽反射弱及免疫力低下,肺部感染率高,進展快。“俯臥位通氣”治療以有效改善通氣灌注比例以及病人氧和狀態的確切療效,在臨床上越來越受到重視。近日,區人民醫院神經內三科神經重癥團隊利用“俯臥位通氣”技術輔助治療神經重癥合并重型肺炎取得良好效果,81歲的李奶奶就是多名順利康復患者中一位。
李奶奶因突發意識喪失3余小時入住神經內三科。入院后查體發現患者缺氧癥狀明顯,血氧飽和度最低到85%,醫生立即完善輔助檢查檢驗,請呼吸內科、重癥醫學科會診,診斷為重癥肺炎、高碳酸血癥、急性呼吸衰竭,各項炎癥指標高,嚴重酸中毒,多臟器功能受損,多項指標提示病情危重,使用無創呼吸機患者不耐受。患者年齡大,病情復雜,情況緊急,入院記錄上,“意識喪失、代謝性腦病、腦梗死、高碳酸血癥、血電解質代謝紊亂低鉀血癥、肺栓塞、心房纖顫、高血壓病1級(極高危)、2型糖尿病、肺炎、I型呼吸衰竭”,既往高血壓病、糖尿病、房顫病史,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一系列診斷提醒著醫護人員,患者的病情非常嚴重。
時間就是生命。經神經重癥團隊反復討論,重癥組長劉華卿綜合評估,征得家屬同意后,決定為李奶奶實施“俯臥位通氣治療”。由于李奶奶病情危重,體重高達75公斤,腹部肥胖尤為突出,并帶有鼻飼管、尿管,翻身難度極大。為保證患者安全,劉華卿以及護士長陳文憑進行人員分工、設備物品準備,帶領醫護人員熟悉俯臥位通氣治療流程,對實施過程中可能發生不良事件的應急預案進行反復演練。一切準備就緒,全科醫護人員通力配合,順利為李奶奶施行了治療。經過連續1周的“俯臥位通氣治療”、密閉性吸痰及其他輔助性治療和精心護理后,李奶奶的氧合指數得到明顯改善,達到100%,復查胸片也較之前有明顯好轉,生命體征平穩。住院10天后,患者精神狀態好轉,可正常交流,四肢自主活動,可經口進食,拔胃管、尿管,順利康復出院。
“俯臥位通氣治療”是指在深鎮靜鎮痛治療下,利用翻身床或者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臥位進行機械通氣,使背側萎陷的肺泡復張,肺及氣管內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得到良好的引流,以減少心臟和縱隔對下垂肺區的壓迫,從而改善胸壁的順應性,以促進下垂不張部位的肺部得以擴張,進而有效改善通氣灌注比例以及病人氧和狀態,最終確保肺功能盡快恢復及早日脫機。它是治療重度ARDS頑固性低氧血癥的一種特殊機械通氣方式,通常每天治療時間在12至16小時左右,患者容易出現顏面部、胸部、膝蓋等部位的壓傷,同時也容易出現氣管插管脫落、意外拔管的風險,對醫生和護士的要求均很高。
為提高神經重癥救治能力,神經內三科醫護團隊“請進來”“走出去”,派出多名醫護人員外出進修學習,邀請專家傳道授業解惑,利用休息時間主動參加培訓,提升診療護理能力。該項技術在神經重癥病房順利開展,展現出神經內三科團隊較高救治水平。團隊將繼續積極學習并開展新技術、新業務,提升疑難危重綜合救治能力,使更多疑難危重患者受益。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濟南市章丘區人民醫院”。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歡迎光臨 大章丘網 (http://www.fangyuanart.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