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大蔥田用上科技招了
長勢絕了!
【原文如下】
七月的驕陽炙烤著大地,寧家埠街道廣袤的蔥田里,一行行蔥苗挺拔青翠,正沐浴著盛夏陽光奮力生長。距離大蔥成熟的黃金時節尚有數月,但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控乃至未來的銷路與品牌建設,卻如暑氣般縈繞在蔥農心頭,關乎著秋冬的收成與收益。近日,承載著科技與希望的“山東省婦聯巾幗科技助農興農直通車”駛入大蔥田,為翹首以盼的蔥農們送來了一場解憂的“盛夏及時雨”。
寧家埠街道是章丘大蔥主產區,種植面積5000畝,有省內最大的大蔥交易市場,年交易量達3億斤,帶動周邊近2000名群眾就業,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形成“種植——儲存——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條。寧家埠街道先后被評為山東省“農業產業強鎮”“富硒農產品產業街道”。
田間地頭,一場生動的“田間課堂”隨即開講。省農科院的專家蹲在田埂邊,手持一株病蔫的蔥苗,向圍攏的蔥農仔細講解:“大家看,這幾株葉片發黃、萎蔫,根部發褐腐爛,是典型的根腐病。再看這邊,蔥白基部出現水漬狀斑且有異味,便是軟腐病在蔓延。七月雨水多、地溫高,這兩樣土傳病害危害極大!”專家邊說邊用小鏟輕翻土壤,“瞧,這些細小的乳白色線蟲,還有土里藏的細長金針蟲幼蟲,就是專咬蔥根的結線蟲和金針蟲,它們是導致死苗減產的‘地下殺手’!”專家強調,當前正是防控這些病蟲害的關鍵期,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綠色優先”原則,科學管理,為后期蔥白品質和產量奠定基礎。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線上同步直播也吸引了眾多目光。山東廣播電視臺農科頻道《鄉村季風》欄目通過抖音、快手、視頻號及山東鄉村廣播平臺,實時傳遞這場田間“科技課”,吸引了超萬人在線觀看學習,互動留言不斷刷屏。
現場的蔥農更是抓住寶貴機會,爭相將生產中遇到的難題拋向專家:“根腐病、軟腐病傳染太快,有沒有特效藥或者好的輪作辦法能斷根?”“金針蟲、結線蟲躲在土里太難纏,有啥環保又管用的法子能治住它們?”“這大熱天澆水施肥怎么拿捏分寸?想讓它長又怕燒了根!”“咱街道大蔥品質沒得說,咋包裝、咋吆喝才能把牌子打響?”
烈日下,專家們耐心細致地一一解答。從土傳病害的輪作倒茬和藥劑處理方案、地下害蟲的物理誘殺與生物防治技術,到高溫期精準水肥管理的訣竅、提前對接銷售渠道的策略,再到品牌定位、包裝設計和講好寧家埠大蔥故事的實用建議,講解句句切中要害,引來陣陣贊同。
據悉,山東省婦聯巾幗科技助農興農直通車自2021年啟動以來,始終奔馳在鄉村振興一線,精準送達前沿科技和實用知識。此次深入寧家埠街道蔥田,助力省農科院專家與街道巾幗帶頭人結成了“一對一”幫扶對子,專家承諾將持續提供貫穿整個生長季的技術指導,助力她們精進種植技藝、拓寬經營思路,共同擦亮寧家埠大蔥的金字招牌,為即將到來的豐收積蓄更強動能。這場田間地頭的科技“及時雨”,不僅解了蔥農的燃眉之急,更為街道大蔥產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活動現場設置了“巾幗好品”展銷區,集中展示了特色農產品及手工藝品。富硒石磨面粉、富硒西紅柿等琳瑯滿目的農特產品,充分展現了街道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的豐碩成果。這場活動將眾多優質農品匯聚一堂,變成了一場“看得見、嘗得到、摸得著、能體驗、可帶走”的優質農品盛宴,讓現場群眾既飽“眼福”又飽“口福”,贏得連連稱贊。
【小編有話說】
專家現場支招
抗暑保苗的招超實用~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寧家埠街道”。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歡迎光臨 大章丘網 (http://www.fangyuanart.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