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章丘針對居民失業多、就業難的問題
實行“社區微業”發展模式
都有哪些成果呢
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如下】
今年以來,章丘區人社局緊緊圍繞“項目提升年”部署要求,扎實開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行動”民生實事,深入推進“社區微業”行動計劃,全力打造“就業驛站”服務平臺。截止6月底,21處社區“就業驛站”示范點全部建設完成。全區“就業驛站”達到31處,覆蓋了18個街鎮。培育社區創業孵化器2個,“一米工坊”、“創客之家”等特色服務項目10個;為256人高校畢業生建立跟蹤服務臺賬;為就業困難群體開展技能培訓42場,提供崗位推薦、職業指導等幫扶,累計促成2000余人就業增收。
全區就業驛站分布圖
打造“多要素集成驛站”,助力社區平臺提檔升級。就業驛站與社區網格、培訓、產業、智能等功能融合,打造多要素集成驛站,讓基層社區平臺服務提質增效。聯動社區網格,筑基“微就業”。驛站協同網格員常態化走訪摸排,建立并動態更新“社區—企業”雙向用工需求清單與崗位信息庫。聯動社區課堂,實施社區“微培訓”。緊扣社區實際需求與重點群體特點,聚焦社區婦女群體、失業登記人員,開設小型化、靈活化、實用化的“就業微課堂”42期。聯動社區產業,打造建設“微工廠”。創新探索“共富工廠”、“村村聯建”、“廠坊聯建”等模式,成功培育社區“微工廠”28家。聯動社區矩陣,創新社區“微服務”。充分利用”泉就業”社區微業服務平臺、社區微信公眾號、居民微信群等線上矩陣,高頻次、精準化推送就業政策、招聘活動與技能培訓信息。累計幫助企業快速發布“即時崗位”5000余個。
區委常委、副區長許芳查看三澗溪村就業驛站
打造“家庭加工作坊”,助力社區靈活就業遍地生花。在社區微業建設實踐中,探索“家庭作坊+來料加工”模式,精準對接群眾“家門口就業”需求,有效盤活閑置勞動力。針對轄區婦女、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時間零散、需兼顧家庭的特點,有的就業驛站主動作為,積極對接服裝廠、玩具廠等企業,承接簡單的輔料加工、零部件組裝等外包工序,為居民提供家門口就業崗位。有的就業驛站充分利用傳統手工技法制作為群眾提供“制作+配送”崗位鏈。
普集街道瑞祥社區將服裝加工輔助工序放在社區內,聚集閑散婦女勞動力裁剪布片、線頭等,接送孩子照顧家庭的同時通過輔助崗位就業增收;垛莊鎮琴泉村,利用傳統老饅頭制作工藝,帶領村民制作手工饅頭面向全區配送,提供就業崗位20余個。
垛莊鎮琴泉村就業驛站
普集街道瑞祥社區就業驛站驗收現場
白云湖街道就業驛站
打造“勞務外包服務”,助力社區轉移就業暢通流轉。面對轄區部分群眾就業渠道窄、穩定性弱的難題,就業驛站著力構建“品牌勞務+服務外包”新機制,有效打通轉移就業“堵點”。驛站精心打造勞務品牌,對轄區內富余勞動力進行統一技能提升和資質認證,提升其市場競爭力與可信度。同時,驛站積極擔當“勞務經紀人”,主動對接信譽良好的外部企業,精準引入各類勞務外包項目,為經品牌認證的合格人員開辟穩定崗位通道。
棗園街道繡源西城社區,打造“紅棗驛站”勞務品牌,為有經驗的勞務經紀人提供勞務場所,幫助社區70余名閑散勞動力靈活轉移就業;高官寨席胡村打造“黨建+合作社”模式,樹立“瑞鑫”勞務品牌,幫助周邊400余名村民實現轉移就業。雙山街道雙山村驛站接收企業產品加工的外包項目,實現轄區群眾50余人就業增收。驛站勞務品牌猶如就業“蓄水池”,企業外包項目則是“輸水渠”,驛站居中精準調度,最終形成勞動力資源“活水”向市場有序轉移的良性循環,切實提升了居民就業質量。
雙山街道福陽社區產品加工現場
棗園街道繡源西城社區勞務外包轉移就業
官莊街道吳家社區就業驛站培訓現場
相公莊街道袁莊社區就業驛站培訓現場
打造“村辦產業經濟”,助力居民穩定就業增收。鼓勵驛站精準發力,深挖“基礎產業+村辦經濟”潛力,將產業需求與居民求職意愿緊密對接,鋪就家門口的致富路。驛站主動作為,梳理本地特色種植、穩定加工及村辦企業崗位需求,建立動態臺賬;同時摸清居民技能特長與就業意向,實現供需兩端精準匹配,居民就業半徑縮短,增收渠道在家門口不斷拓寬。
刁鎮街道尹家社區因村辦企業較多,驛站通過動態摸排發布企業用工信息,靶向精準匹配求職需求,累計安置30余名群眾穩定就業。
白云湖街道隗家村蘆葦編織產業
繡惠街道回北村廚師帽加工現場
圣井街道碧桂園社區“就業驛站”技能培訓
下一步,區人社局將深入推進“社區微業”行動計劃,推動“就業驛站”服務模式在全區擴面提質,強化標準引領與動態評估,深化數字融合與智慧服務,拓展產業鏈接與業態培育,加大政策集成服務,為全區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提供堅實的基層保障。
【小編有話說】
幸福樂業,就在身邊
“社區微業”真的是為章丘市民解決了很大的難題
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歡迎在評論區積極評論!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章丘發布”。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歡迎光臨 大章丘網 (http://www.fangyuanart.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