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努力多年見成效
濟南取得如此高的排名,并不奇怪。東岳客曾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到濟南在誠信建設上的諸多舉措。
一、深化誠信教育引導,增強誠實守信意識。
加強誠信建設,首在教育引導,關鍵是增強針對性實效性。要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誠信教育作為未成年人德育課程,做到進教材、進課堂,引導廣大青少年從小培養誠信觀念。要弘揚培育誠信文化,弘揚中華民族誠信美德和現代市場經濟契約精神,用典型示范弘揚誠信文化,大力宣傳誠實守信典型。用媒體力量傳播誠信文化,開展常態化宣傳,制作刊播“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把誠信文化做到群眾身邊。建好用好道德講堂,引導人們修身律己、誠身正己。把誠信文化融入志愿服務活動之中,增強誠信自覺。把誠信文化融入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范、企業精神,要加強輿論監督引導,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風尚。
二、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健全完善制度保障。
要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建立覆蓋全社會的信用信息系統,形成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社會機制。推進信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加快信用信息標準體系建設,推進行業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文明委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要整合好行業內的信用信息資源,實現信用記錄的電子化存儲,建設信用信息系統,完善行業信用記錄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要推行政務信用信息公開目錄,形成信息公開的監督機制。推動第三方信用報告在行政事項中的應用,在行政履職中實施信用分類管理。
三、開展誠信創建活動,培育踐行誠信規范。
在食品行業、生產企業開展“誠信做產品”、“學習雙桂坊、誠信做產品”和“質量第一、誠信至上”活動,在商貿流通領域繼續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做到商品可追溯,質量有保證。在商業、服務業推進《商業服務業誠信計量行為規范》的貫徹實施,提高行業誠信計量管理水平。在高等學校繼續開展“學生資助誠信教育”主題活動,在農村開展“道德信貸工程”和創建“信用農戶”活動,推出一批示范企業、街區、門店、市場和先進個人,在全社會營造弘揚和培育誠實守信的良好風尚。
四、懲治約束失信行為,形成揚善懲惡導向。
從人們反映強烈、社會危害嚴重的失信行為抓起,加大懲戒力度,以重點問題的解決帶動誠信建設整體推進。建立完善司法懲戒、經濟懲戒、行政懲戒、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失信懲戒機制,建立誠信“紅黑榜”,形成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社會環境。完善《“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內容,依法懲治合同違約、逃廢債務、信息欺詐、商業詐騙和制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藥品等不法行為。暢通群眾投訴渠道,落實有獎舉報制度,形成各方齊抓共管、人人參與監管的社會監督環境。
“一帶一路”國別信用:新加坡最靠譜
“一帶一路”倡議是由中國引導、世界各國廣泛參與的國際合作新形式。但由于信息不對稱,各國無法準確、及時掌握其他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風俗、國際關系等方面的基本環境與變化。
當前,掌握國別信用評價話語權的主要是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為打破壟斷,國合信用研究院自主建立了一套國別信用評價指標體系。
據了解,國合信用研究院主要通過五個基礎維度:政治信用、經濟信用、金融信用、社會信用及環境信用,綜合考察受評主體的國家管理能力、經濟實力、金融實力、外債實力、財政實力、外匯實力以及社會環境等關鍵性因素。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加坡、印度和以色列中,通過統計分析三國2014-2016年數據,國合信用研究院得出評價結果如下:
新加坡國別信用指數91,國別信用等級為AAA,展望穩定;
印度國別信用指數71,國別信用等級為A,展望穩定;
以色列國別信用指數79,國別信用等級為A,展望穩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陳文玲指出,中國已經走到國際舞臺的中心,現在首要的是提高中國的競爭力,尤其是中國的軟競爭力。
“多維的信用評價和信用約束,對于中國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中國企業走出去,提高整個中國的國際形象,提升我們的競爭力都非常有用。”陳文玲說。
歡迎光臨 大章丘網 (http://www.fangyuanart.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