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孩子,只要和你在一起,去哪都行。
今年暑假本來計劃這個暑假帶孩子海邊,因為我的好友正好在煙臺,結(jié)果同學(xué)因事外出,約我們寒假再去。
最后征求父子倆的意見,是堅持去煙臺,還是換個旅行地。他們倆一致表示,聽女主人的。
原話:“只要和你在一起,去哪都行。畢竟,在我們家,你才是一家之主嘛。”
我忍不住輕哼一聲:“也只有出錢出力的時候,我才是一家之主。平時,也沒見你們倆聽主人的話?!?/font>
父子倆趕緊湊過來,一個捏肩一個揉腿,伴著二重唱:“聽你的,都聽你的?!?/font>
俗話說,寧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能相信男人那張破嘴。這倆男人的話,我就當(dāng)塊糖,化水喝下甜甜胃。
聽不聽我的不打緊,根據(jù)慣例,至少我相信一點,外出時我只需管好身份證、皮夾子、自己的手機就行。行李箱和背包,父子倆每人一個,不用我過問。
故事二:旅行,就是一場體驗。
四年前,一朋友問我,從上海虹橋火車站到上海虹橋T2航站樓怎么走,我搖了搖頭說,不知道,沒乘過飛機。
縱然他是一個修養(yǎng)極好的人,依然沒有掩飾住眼中的驚訝——你居然沒乘過飛機?!
我略顯尷尬地試圖“挽回顏面”,跟他說,我原來單位有一同事,還沒坐過火車呢。
他開玩笑說,那你給他買一張到上海的火車票,體驗一下。
我說,得,我還是給自己買一張從上海虹橋出發(fā)的飛機票,體驗一下吧。
他很認(rèn)真地對我說,一定要體驗哦。
當(dāng)年暑假,帶孩子去深圳。選擇了乘飛機,盡管火車也很方便,價格也便宜。不為別的,只為體驗一下。
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兒子抬頭望天空,見飛機劃過一道長長的線,問我:
“媽媽,飛機能掉下來嗎?飛機能把云朵踩在腳下嗎?飛機那么小真能裝得下人嗎?”
我一遍遍地解釋,他將信將疑。當(dāng)他乘坐一次飛機之后,再也沒有問過類似問題。因為體驗過,有了最深的感受。
人生,說到底是一場體驗。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體驗的過程。
體驗歡樂,體驗悲傷,體驗驚喜,體驗庸常,體驗憧憬,體驗迷茫,體驗厚重,體驗薄涼。
父母可以教會孩子做很多事,唯有體驗教會不了。
父母可以代替孩子做很多事,唯有感受代替不了。
與其告訴孩子千遍萬遍,辣椒是辣的,醋是酸的,糖是甜的,苦瓜是苦的。不如讓他品嘗一遍,感受來得深刻,影響久遠(yuǎn)。
感受沒有好壞,體驗不分對錯。
當(dāng)我們把生命中所有的遇見都當(dāng)作體驗,把對每一件事物的認(rèn)知都化作感受,縱使歡樂不能長久,痛苦也不會永存。
孩子也一樣。
唯有更多的體驗,才能拓展他的視野與邊界,加深他的感受與認(rèn)知,豐富他的知識與想象。
梭羅說,富裕是全然體驗生活的能力。
如果有機會,帶孩子去體驗吧,愿他們都成為富裕的人。
更多親子問題 歡迎加?入大章丘成長營(微信號dzqczy01)進行交流。
游玩的時候,是什么都不用想的時候,別提多輕松自在了,不僅孩子需要體驗,夫妻也可以借此調(diào)節(jié)情感。
各位寶媽們,你們都是帶孩子去哪玩?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