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辛莊遺址保護總體規劃(2022—2035年)》公布,該規劃對大辛莊遺址的保護與利用進行了科學、合理的統籌策劃,這其中也提到了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的規劃建設。其實,近年來,考古遺址公園作為集文物保護、科研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公共文化空間,在濟南也成了亮眼的存在。 作為濟南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的核心建筑,總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的大辛莊遺址博物館主體結構雛形已經顯現。 大辛莊遺址是目前山東已知面積最大的一處以商文化為主體堆積的古聚落文化遺址。通過考古研究可以確定,大辛莊遺址是商王朝經略東方的統治中心,在中商時期,為我國東方地區規格最高的一處遺址,在商代考古與歷史研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095847btb31yczzbyz5sxb.jpeg (108.39 KB, 下載次數: 25)
下載附件
2025-8-10 09:58 上傳
記者從《大辛莊遺址保護總體規劃(2022—2035年)》了解到,為合理保護利用大辛莊遺址,擬將其建設成為考古遺址公園,綜合發揮其科普教育、休閑娛樂等功能,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已通過省級評審。同時,大辛莊遺址的展示利用體系由“1 館(大辛莊遺址博物館)+3 區(遺址現場展示區、遺址模擬展示區、考古科普區)”組成。據悉,大辛莊遺址博物館將于今年建成。 大辛莊遺址考古遺址公園,將成為中華文明史上一處重要的商代聚落遺址范例,成為我國商文化中的重要歷史文化景觀,成為華東地區重要人文景觀資源和旅游目的地。 不僅是正在建設中的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記者梳理發現,考古遺址公園正逐漸成為濟南展示歷史文化底蘊的新亮點。 位于濟南市章丘區的城子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13年由國家文物局批復立項,列入國家第二批考古遺址公園名單。2017年2月,城子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掛牌。城子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總面積約132萬平方米,規劃8個不同的功能區劃,具體包括遺址展示區、管理服務區、預留區、博物館展示區、濱河遺址風貌區、陶藝展示區、考古體驗中心、農耕區八個分區。其中,城子崖遺址博物館作為山東省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展示了后李(西河)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等時期代表性文物和場景。
095847wx66qljr66666uxu.jpeg (48.38 KB, 下載次數: 21)
下載附件
2025-8-10 09:58 上傳
距離城子崖遺址9.5公里處的濟南章丘區洛莊漢王陵考古遺址公園,2022年入選山東省第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洛莊漢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濟南市章丘區洛莊村西約1公里處。洛莊漢王陵規模宏大,主墓周圍分布著大小共36座陪葬坑,出土文物近3000件。遺址公園占地300畝,建有墓葬展示區、辦公區、園林區、文物陳列室等。 在領略自然風光的同時,市民和游客還可以與留存千百年的考古遺跡面對面,考古遺址公園展示了強大活力和吸引力。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建成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濟南大學文化和旅游學院副教授孫競表示,考古遺址公園實際上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它是遺址保護的設施;另一方面,它作為公園,是城市的一部分,具有提供公共空間、服務市民游客的天然屬性。 “從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角度出發,考古遺址公園能夠傳承和展示城市的歷史文化,延展城市文脈。”孫競說,從打造城市品牌形象出發,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也具有重要意義。“考古遺址公園是構成城市品牌的一部分,也是城市形象的具象表達,城市歷史文脈可以在此觸摸到。”孫競說。
095847ky1lel62hyxcsh46.jpeg (106.83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2025-8-10 09:58 上傳
作為傳承歷史文脈的重要存在,如何更好地發揮考古遺址公園的作用?城子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進行了有益的探索。2018年以來,城子崖遺址博物館結合自身文化優勢創新開展了城子崖史前文化研學活動,活動以“考古圣地”城子崖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依托,全方位、立體式地向廣大青少年呈現4000多年前先民的生活畫卷。 濟南市考古研究院原院長李銘曾表示,遺址公園有利于遺址的保護和展示,在遺址公園中,應該盡量以原始狀態展示,不要破壞遺址原貌。同時,在保存好遺址原貌的情況下,可以建設具有體驗感的展覽館或者體驗館。 孫競則認為,因為考古遺址公園具有文化空間和城市公共服務的雙重屬性,所以可以將其看作是一個文化綜合體,把它融入城市景觀建設中,將其城市景觀建設、公共空間打造、文旅特色等功能進行串聯,打造立體、鮮活的考古遺址公園。
【小編有話說】 作為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大家有沒有去過這兩個遺址公園呢? 快來評論區聊聊吧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齊魯壹點”。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