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行走在高官寨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藤蔓青翠蔥蘢,哈蜜瓜圓潤飽滿。色彩斑斕的瓜果傳遞著豐收的信號!目之所及,生機勃勃,一幅和美鄉村新畫卷徐徐展開。“80后”碩士新農人馬振強,望著眼前這些醞釀著甜蜜的果實,禁不住笑逐顏開。馬振強,是2014年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畢業后的他投身于果園的芬芳與泥土的厚重之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新時代“新農人“的擔當與追求。 從傳播者到播種者 身材消瘦,黝黑的臉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腳上的鞋子也滿是泥土……這是初見馬振強時的印象。今年36歲的馬振強,已經扎根農村近10年,風吹日曬,略顯老練。研究生畢業后的他,離開校園以后一直從事農業生產相關工作,從園區規劃到技術指導,一直以傳播者的身份,助農興農。2022年,公司發生變故,馬振強頂著30余萬元的債務,接手了位于高官寨街道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走上創業之路,誓要守護這片承載希望的土地。
113600xs4tlrdslsczktku.jpeg (88.67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2024-5-24 11:36 上傳
五月的章丘,處處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走進高官寨街道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空氣中彌漫著瓜果的清新香氣,馬振強正忙碌于檢查即將上市的哈密瓜。談及接手園區一事時,他說:“我從一開始就參與了它的建立和運營,對這里有著深深的感情。另外,看到這么多辛勤勞作的老百姓,不忍心讓他們的心血因為公司的變故而落空,更不想讓‘農業’這塊牌子在我這里黯然失色。” 從一名傳播者到一名播種者,身份在變化, 但馬振強內心的初衷沒有變,這位來自農村的新農人熱愛廣袤的土地,更懂得老百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難。盡管面對重重困難,但認準的事情就要干到底,任憑別人怎么說,馬振強還是堅持在2022年,帶著鄉親們走上了“甜蜜”道路。 “慧”種地的新農人 2022年馬振強接手園區后,他迅速制定了種植計劃,主打哈密瓜、西(甜)瓜特色產品,因為種植經驗缺乏,他就邊學習邊摸索,從理論到實踐,馬振強經歷了無數次的日升月落,披星戴月。從10畝冬暖大棚西瓜,到110畝春秋棚哈密瓜,從選種育苗到產品銷售,他一人身兼技術、銷售、財務等數職,每一步都凝聚了他的心血與智慧。
113600iliobjlfzb00v2v4.png (436.69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2024-5-24 11:36 上傳
“現在一切都走上正軌了,工人都下班后,我會去大棚里轉轉,一般在最冷或是最熱的情況下去大棚,這樣才能發現問題。”談話間,馬振強拿出智能手機給記者展示:“現在通過手機上的APP,可以實時查看棚里土壤濕度、大棚溫度等各項生產數據,控溫、、通風、滴灌這些農活也可以遠程調控。“走進馬振強的哈密瓜種植大棚,陣陣濃郁瓜果香撲鼻而來。放眼望去,一個個金燦燦的哈密瓜藤蔓在繩間盤繞,長勢喜人,靜待“吃瓜”群眾采摘。在馬振強的精心打理下,園區已然煥發出新的生機。 在耕耘甜蜜事業的道路上,馬振強始終恪守“品質是農產品的唯一出路”的信條,注重科學種植,利用物聯網監測作物生長環境,大數據分析預測病蟲害。尊重作物生長規律,推崇人工授粉等自然方法。從不會種地的小白到慧”種地的新農人,馬振強用科技的力量正逐步改變田間勞作時“人牛力俱盡”的場景。 走高質高效的路子 眾所周知,農業領域的投資回報周期長、風險大!面對市場的波動等影響,馬振強卻保持樂觀,堅信“明天會更好”。馬振強表示,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農產品來說,規矩就是標準。只有從源頭抓標準,只有通過實施統一的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才能保證每一個種植環節的質量,才能形成質優、量穩的農產品供應市場,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113600j59uuiz3s6ru6rvm.png (427.19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2024-5-24 11:36 上傳
談及未來規劃,馬振強的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計劃擴大規模,繼續提升園區的精品化水平,打造一個集高品質、標準化、品牌化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帶動周邊更多的農戶走上甜蜜事業的道路。“人生總有低谷,熬過去就是重生”, 馬振強說,每天進步一點點,今天比昨天好就行了,未來很長,只想把瓜種得好吃。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馬振強借助科技的力量,找準位置、不負時代,既實現了自我,帶動了鄉親,更譜寫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