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花,雙山街道橫溝村人,現年76歲。近十年來,老人一家“屋漏偏逢連夜雨”屢遭變故。兒媳8年前因患腦瘤,一直臥床需要照顧。丈夫3年前出車禍,目前多數時候神志不清。女兒和外孫去年遭遇車禍,女兒至今在醫院昏迷,好在外孫手術后已經痊愈……面對這接二連三的打擊,楊慶花沒有被沉重地苦難所擊倒,而是堅強地挺起那不屈的脊梁。為了全家人的生活和醫藥費,兒子常年在外打零工,家里的事情基本顧不上。于是,年近八十的她,毅然承擔起照顧兒媳、孫子和家庭的重任,用堅韌和母愛支撐起這個風雨飄搖中的家,被大家稱為堅強而又仁慈的“好婆婆”。
091727ehkaqiannb6bgc5k.jpeg (142.84 KB, 下載次數: 22)
下載附件
2024-3-24 09:17 上傳
風雨中她昂起不屈的頭顱
說起家里這幾年的變故,楊慶花老人還是有些哽咽。“我這一生經歷的這些事兒,一件件的,就像一場場的噩夢一樣”,她神情凄然地說道。有時候,尤其是晚上,她也會哭一場。她時常思慮的是自己身體垮了,這個家怎么辦,10歲的孫子怎么辦。每當想起孫子說的,“奶奶,別的小朋友都有媽媽抱抱,我沒有”這句話,她就猶如萬箭攢心。為了孫子和這個家,她必須堅強,必須收起眼淚,昂起頭顱,一如既往地面對明天,用瘦弱的身軀支撐起這個千瘡百孔的家。
楊慶花的兒媳,從開始走路歪斜,到全身癱瘓、臥床不起已經8年了。她每天都是,一邊忙農活、做家務、照顧丈夫、接送孫子,一邊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媳。喂飯、喂水、擦洗身體、更換紙尿褲、換洗衣服、拆洗被褥等,這些事情,對于她來說,都已經習以為常。每天早晨,給兒媳整理衣服,洗臉、梳頭,然后做飯,一勺一勺給兒媳喂飯。平時自己吃的是青菜白飯,還要留著些肉類、雞蛋的給媳婦吃,盡量給兒媳補充營養。晚上,忙完里里外外一天的事兒,她還要給兒媳洗臉洗腳,擦洗身子,幫她按摩等。這樣的日子,楊慶花已經熬過了整整十年,她基本沒有停下的時間,更來不及休息。她經常鼓勵寬慰兒媳“孩子,你得好好活著,你在,孩子就有娘在”。由于她無微不至地照料,多年來,兒媳總是干干凈凈,情緒也很穩定。楊慶花老人把家里收拾的也十分整潔干凈,沒有一絲臟亂。院子里、窗臺上的幾盆綠植,綠油油的頑強地向上生長著,就像她不屈的人生。
091727jzmnd9d2n9dk8eaa.jpeg (89.54 KB, 下載次數: 19)
下載附件
2024-3-24 09:17 上傳
生活上她釋放無私的母愛
楊慶花總是說“在這個家,我當媽、當奶奶,就要承擔起這個責任。我沒有什么大的愿望,我老了,我就是希望孩子們好”。長年累月的照料癱瘓的兒媳,還有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丈夫以及年幼的孫子,身體瘦弱的她從來沒有一句怨言。有一次,楊慶花生病發燒,因為家里一刻也離不開人,她顧不上按時輸液治療,而依然每天帶病不知疲倦地忙碌著。看著病中不輟勞作的婆婆,兒媳眼睛紅了,內疚流淚道,“媽,您為了我付出了太多,您太累了。”楊慶花卻微笑著搖搖頭,寬慰兒媳說,“孩子,我們是一家人啊,就算累點也是應該的。我就算身體上累點,你這一輩子也不容易啊!閨女”。面對年幼的孫子,楊慶花自己心里再苦,也從來不在孩子面前提兒媳生病的事情,只告訴孩子媽媽爸爸都愛你。孩子小小年紀缺乏母愛,作為奶奶,楊慶花格外心疼。她深深知道,奶奶疼再多,也代替不了這天生的母愛。她不想給孩子任何壓力和陰影,她總是鼓勵孩子“好好學習,你很快會長大了,我們家就會越來越好了”。
在家里如此,在外面楊慶花也從不抱怨。年輕的時候,丈夫是老黨員、村干部,事故后干不動了,一家子開銷又大,生活難免拮據。楊慶花卻說一切都還好,現在農村變化也大了,一個時代一個變化,生活總是越來越好。村里經常來看看,她總說基層事情也很多,不愿給支部添麻煩。她說人一輩子總會遇到點溝溝坎坎,都會好起來的,她就勇毅地帶著一大家子在未來的希望中艱難前行。 苦難前她綻放堅強的人生
“經歷的這些事,哪個當媽的心能囫圇得了,但嫂子撐下來了,真的讓人感動。”“這么多年像親閨女一樣照顧兒媳,里里外外操持家里,太不容易了”說起楊慶花,橫溝村民胡秀芳感慨不已,打心眼里佩服。“嬸子年輕的時候是村里數一數二的大美人,個子高挑,人也清瘦漂亮。經過這些年的煎熬,人老的很快,背也駝了,想想來真是讓人心疼!”村里工作人員高靜說道。
091727i87t2tpz68wkwkti.jpeg (104.3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2024-3-24 09:17 上傳
人生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近年來,楊慶花雖歷經苦難,舊傷未愈又添新傷,但她毅然選擇直面人生。從她飽經滄桑的臉上人們卻看不出絲毫悲苦,她的生活依然從容。就像她說的一樣,“人這一輩子就得活個嘹亮”。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她卻以平常的心態,勇敢地面對人生,埋頭做著她認為該做的事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堅韌、仁愛、樂觀,演繹著中國女性的傳統美德。她正在用默默付出的點點滴滴,書寫著樸實無華的生活史詩。▍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雙山街道”。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