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在我們的人生之中充滿了各種辛酸苦辣、挫折往事!我們怎么走到現在,除了有在社會這個復雜的大煉爐中磨練之外,還有我們面對挫折時的堅強意志!如今,有人形象地將現在養尊處優的獨生子女比作溫室里的花草、大棚里的蔬菜,這些孩子大多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不強。而且很多家長還沒有意識到挫折教育,想給予孩子的是最好的條件,最好的照顧。我們該怎樣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1、把握挫折教育的時機,幫助幼兒正確理解挫折。孩子對挫折正確的認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關鍵,是我們進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兒年齡小,對事物的認識是具體形象的,家長在幼兒面臨困難時,應該讓他們直觀地了解事物發展的過程,從反復體驗中逐步認識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從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困難,成功的喜悅恰恰來自于問題的解決。只有讓幼兒在克服困難中感受挫折,認識挫折,才能培養出他們不怕挫折、敢于面對挫折的能力。所以我們在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時,應該讓幼兒直觀了解事物發展的過程,真實感知挫折,認識到生活有順有逆、有苦有樂,從而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只有讓幼兒在克服困難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確理解挫折,才能培養他們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主動接受新事物,承認并敢于面對挫折的信心。家長在平時孩子碰到困難時,教育孩子采取不回避的態度,鼓勵孩子面對現實,勇敢的向困難發起挑戰。一句“你行的”“你真勇敢”“好樣的”、;瞧你做得真好”.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激勵他努力去克服困難,當孩子一次次戰勝困難時,他們便增添了勇氣,激起了戰勝困難的愿望。這使家長的“你行”也就變成了他們自己的“我行”!
2、提高認識,每個人都需要抗挫折能力。每個人在一生中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學業的失敗,感情的失敗,失去朋友和親人,人際關系的問題等。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每個人不可能逃避,而應該是積極面對現實,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利用和家長交流的機會,比如家訪、電話聯系、家長會等方式,讓家長認識到抗挫折能力對孩子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利用班會課,學科課程等對學生進行教育,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都是一路坦途,總有崎嶇不平,總會有挫折,所以每個人都必須要有抵抗挫折的能力。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每個人不可能隨隨便便成功”,“天將降大任于撕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從某種意義上說,挫折之后就是彩虹,只有具備了抗挫折的能力,成功才會降臨到他的身上。
3、創設情境,切實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家長積極為孩子提供各種訓練機會,那是可取的,但是那只是暫時的鍛煉,在家庭中家長要有意識從小事中來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積極組織各種競賽活動,讓學生在競爭中提高抗挫折能力。比賽中就會有輸贏,就會有人失敗。在組織這些活動的時候,先讓學生明確比賽總有勝負,競爭就會有輸贏。當比賽輸掉以后,對于學生需要積極的引導,幫助尋找失敗的原因,鼓勵學生下次再接再勵。
4、教會孩子正確對待失敗。很多情況下,給孩子帶來最多打擊的往往不是失敗本身,而是他對失敗的理解。比如你的兒子沒能被選上代表幼兒園參加聯歡會,他想到的原因可能是:“我不如別的小朋友。”但也有其他原因,比如“他們需要更多小女孩”,或者“他們要挑唱歌唱得最好的”。這樣做不是要你教孩子逃避責任一一有些時候導致失敗的確實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任何人做事,一開始都會有困難”,這個是必須要告訴孩子的。父母可以激勵孩子堅持到底,不必把盡善盡美看得過重。不要迫不及待地為孩子提供幫助,讓他們自己試著用不同的方法來迎接挑戰。如孩子學寫字有困難,可以先讓他臨摹。作為孩子,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的態度常常是不穩定的,易受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在碰到困難和失敗時,他們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失敗和挫折,這時,家長要及時告訴孩子,“失敗并不可怕,你只要勇敢,一定能做好的”,“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看一看下次怎樣做”。家長要有意識地將孩子的失敗作為教育的契機,引導孩子重新鼓起勇氣大膽自信地再次嘗試,同時,教育孩子敢于面對困難和挫折,提高克服困難和抗挫折的能力。5、給孩子樹立榜樣,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心理學研究表明,榜樣對兒童行為的形成和改變有顯著的影響。給孩子樹立不畏困難、戰勝挫折的榜樣,不僅有助于增強兒童勇敢面對挫折的信心,還可以向兒童揭示出這樣的道理:對任何成功者不應僅僅羨慕而更應敬佩和學習,世上沒有唾手可得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不斷進取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在孩子遇到挫折時,正確適當的引導同樣尤為重要。只要成人正確成功地加以引導和肯定,無疑是給了孩子-筆寶貴的人生財富。因為幼兒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因而應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為他們樹立正確的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增強幼兒的抗挫折能力。 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適時地給孩子講些有關于挫折教育的故事,可以給孩子講述偉人成長的經歷、故事,“自古英雄多磨難”,世界上卓有成就的人,都是身經磨礪百煉成鋼的。希望孩子以這些名人作榜樣,不畏挫折。兒童生活中最好的直接榜樣就是家長。“身教勝于言傳”。家長對待挫折的態度和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態度和行為。 挫折教育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細致的系統工程。在實施這一項工程時,需要我們更新教育觀念,端正教育思想,從世界的角度,以未來的眼光,按現代教育的標準,精心組織、安排好各種教育活動,多層次、多形式、多途徑地開展挫折教育,使我們的孩子成為素質好、能力強、身心健康的一代。
20200729_154155_1595982549586.jpg (399.29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0-7-29 08:29 上傳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