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匣村“過半年”已經開始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如下】
091740hdffx3dfdim5oqxg.jpeg (86.04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25-7-17 09:17 上傳
在樹蔭下嘗伏羊鮮嫩, 在戲臺前聽梆子激昂, 在古村巷陌尋戲文里的舊時光 ……
7月13日, “鄉村好時節·游購鄉村” 第七屆過半年鄉村振興戲劇節 在濟南市章丘區石匣村 拉開帷幕,
楊立新、黨中華、宋小川、裘蕓等 名家齊聚, 為戲劇節加油助威。
091740rui8xexilccuulvz.jpeg (136.95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5-7-17 09:17 上傳
石匣村, 章丘梆子的發源地。 每年農歷六月二十, “過半年,看大戲,吃伏羊”是 石匣村沿襲數百年的民俗。
自2019年開始, 石匣村將這一老民俗辦成了 過半年鄉村振興戲劇節, 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至2024年, 已經成功舉辦了 六屆石匣過半年鄉村振興戲劇節, 托起了石匣村 從“深藏閨中”到“廣結良緣”的蝶變。
091740noq7a8onkpkass2u.jpeg (37.1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2025-7-17 09:17 上傳
091740e9b6t5mq99mbdqqm.jpeg (38.35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5-7-17 09:17 上傳
091741f4j74pshxd1hooy7.jpeg (31.3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5-7-17 09:17 上傳
青年歌唱家黨中華,京劇表演藝術家宋小川,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裘盛戎之女、花臉名家裘蕓,《武家坡2021》原創者,麒派與南派京劇傳承者李政寬等來自全國各地的表演藝術家紛紛攜拿手好戲精彩亮相。從經典戲劇選段到新編歌曲、戲歌,唱念做打、戲韻流轉,傳統與創新在方寸舞臺間碰撞交融。
著名演員楊立新說,這是自己第一次參加過半年鄉村振興戲劇節,“很開眼、很受震撼,希望大家都能知道大山深處有一個石匣村,石匣村不僅有一個戲劇節,還有那么多的民居、民宿,以及大家不知道的風土人情,希望大家都來看一看”。
091741r2btacjtt9tpbtcg.jpeg (33.24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5-7-17 09:17 上傳
《武家坡2021》的原創者李政寬是一位“95后”。他說,石匣村風景秀美,在這里逛一逛,激發了很多創作靈感,相信隨著過半年鄉村振興戲劇節的成熟,這里會擁有更多戲劇氣質,得到更多文化滋養,同時也希望有更多像石匣村一樣的鄉村能夠將高雅藝術、人文關懷引入其中,“現在年輕人空閑了都喜歡往山里邊跑,我覺得石匣村就是一個好去處。”他同時透露,目前正在創作一部與石匣村章丘梆子相結合的作品。
091741yyo1ogni191iatsy.jpeg (56.07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5-7-17 09:17 上傳
讓楊立新感到新奇的,還有“章丘梆子”,“以前只知道有河北梆子、山西梆子,沒想到還有個章丘梆子”。
在石匣村,章丘梆子是村民們心中的文化瑰寶。與同流行于山東的呂劇、五音戲不同,章丘梆子以氣勢恢宏的歷史故事為題材,如《洪打朝》《魯明征西》《轅門斬子》,唱的是家國情懷、忠孝節義。這里的村民們既是干農活的行家,又是唱梆子的里手,放下鋤鐮,扮上生旦凈末,古戲臺上,鑼鼓喧天、絲弦盈耳,吼出一聲梆子震徹云霄。
091741eq5re9qp94ae94je.jpeg (44.19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5-7-17 09:17 上傳
2016年,章丘梆子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石匣村成為非遺傳承示范基地;2019年,村里籌建了章丘梆子戲劇博物館,更是借著石匣過半年鄉村振興戲劇節的東風,將這一瀕臨失傳的鄉音吹向山外。如今,章丘梆子金聲玉振的唱腔,不僅豐沛了村民的精神世界,更成為石匣村響亮的文化名片,吸引著八方游客前來感受這獨特的藝術魅力。
091741upbdaligw4tplvi4.jpeg (63.62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25-7-17 09:17 上傳
除了看大戲,還有“吃伏羊”。一碗伏羊的背后,是石匣鄰里鄉親之間的“攢”文化。在物資匱乏的年月,街坊鄰居一起湊錢買一只羊,這份珍重便化作對美味的極致追求,成為整個村子最溫暖的年節儀式。如今,石匣的村民依舊遵循古法,柴火灶上支起大鍋,山泉水咕嘟咕嘟小火慢煨,鎖住羊肉的鮮嫩本真。羊湯色澤乳白、醇厚鮮美,羊肉酥爛得能化在舌尖,輔以簡單的蔥花香菜,便是人間至味。在戲劇節的鑼鼓聲中,循著彌漫整個村落的伏羊香氣,尋一處農家小院,捧一碗滾燙的羊湯,暖流熨帖腸胃,升騰的煙火氣里,氤氳著石匣最質樸的鄉村溫度。
091741cvv1mxzc0vzgg8zu.jpeg (90.16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5-7-17 09:17 上傳
當戲臺上的鑼鼓絲竹暫歇,當一碗伏羊湯喝得見底,不妨移步黃河大集,開啟一場別樣的鄉村文化之旅。這里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市集,更像是一座流動的鄉村文化博物館,藏著黃河岸邊最質樸的生活與最深厚的文化底蘊。琳瑯滿目的攤位上,精美的手工藝品巧奪天工,每一件都藏著匠心與傳承;新鮮的瓜果蔬菜堆得滿滿當當,帶著田野的清新與生機;飄香的美食讓人垂涎欲滴,那是最地道的鄉土滋味;豐富的土產更是讓人目不暇接,每一樣都承載著質樸的風土人情。商販的吆喝蘸著熱情,游客的議價摻著笑語,孩童的歡呼濺起雀躍,聲聲交織,譜成生動的市井交響。
據悉, 一直到7月20日, 還將有多場大戲 精彩上演,
等您來“入戲”!
091741i9xzttztku7k685m.jpeg (139.56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2025-7-17 09:17 上傳
【小編有話說】 石匣村過半年的熱鬧已就位! 記得帶上好心情出發, 體驗完別忘了把精彩瞬間 發帖分享到大章丘 APP 和大家一起定格這份獨特的夏日記憶呀!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新黃河、官莊街道”。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