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響應護理部“加強人文關懷,改善護理服務”的號召,手術室全體護理人員積極行動,在前期互換體驗的基礎上,更深一步踏入了患者的內心世界——開展了沉浸式的“患”位體驗活動。我們不再僅僅是操作的執行者,而是主動躺上手術床,以血肉之軀去真切感受那些習以為常的操作:頭頸過伸位的壓迫、面罩吸氧的窒息感、消毒鋪單的冰冷與沉重……這是一次靈魂的換位,讓習慣了步履匆匆的我們,得以用患者的眼睛,重新審視護理中那些細微卻至關重要的角落。 頭頸過伸位
135224t9d74t62469n2636.png (273.26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2025-7-14 13:52 上傳
當身體被置于標準的頭頸過伸位,兩位體驗護士的感受瞬間撕開了我們認知的盲區。偏瘦的同事首先感受到的是腰部令人心慌的懸空感,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拉扯;而微胖的同事雖腰部無恙,卻與前者一樣,被雙上肢無所依托的虛空感所包圍——那是一種被世界遺棄的孤獨。僅僅是幾塊柔軟的棉墊,輕輕托于腰下和臂彎,那令人不安的懸空與孤寂便奇跡般消散。時間在此刻被無限拉長,體驗進行到第十分鐘,身體如同被巨石鎮壓,頸部的皮膚繃緊如鼓面,每一次呼吸都帶著沉重的負擔。時間來到了第二十分鐘,身心仿佛抵達崩潰的臨界點,腰背與冰冷床板的接觸點早已僵硬麻木,外展的手臂也逐漸變得麻木——原來,清醒地感受身體一寸寸失去“主權”,是如此令人絕望的煎熬。 熬到第三十分鐘,每一秒都像一個世紀般漫長。平日里短暫的晨會時間,此刻竟是遙不可及的彼岸。淚水突然有了答案—— 當體驗結束,僵硬的肌肉讓一個簡單的坐起動作都變得異常艱難時,我們才真正懂得,術前那些無聲滑落的淚水,哪里是理性的潰敗?那分明是身體在未知恐懼下最本能的悲鳴。我們口中鼓勵患者“堅持一下”的輕描淡寫,需要對抗的,竟是如此洶涌而真實的生理性痛苦洪流。 面罩吸氧
135224plltnbp72fpctocg.png (279.64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25-7-14 13:52 上傳
透明面罩扣合臉頰的瞬間,壓迫感如潮水般涌來,視野驟然被切割,熟悉的手術室瞬間變得陌生而令人窒息。本能驅使我們屏息,仿佛吸入的不是氧氣,而是禁錮的象征。一股強烈的沖動想要抬手掀開這層隔膜——原來,我們眼中保障安全的常規操作,于患者而言,竟是一場與本能恐懼的貼身肉搏,每一秒都浸透著無助的漫長。
消毒鋪單
135224uv4xsxxktsw3htoo.png (315.59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5-7-14 13:52 上傳
“消毒液太涼了,像冰水澆在皮膚上,激起一陣寒顫……無影燈的光,平時覺得明亮,此刻卻刺得人睜不開眼,仿佛要將人洞穿。”體驗護士的聲音帶著微顫,“躺在那里,一切都脫離了掌控。等待鋪巾時,寒意從心底蔓延,巨大的剖單沉沉壓下,腳尖傳來清晰的壓迫感……那一刻,世界只剩下冰冷的器械聲和自己擂鼓般的心跳,渺小感與脆弱感從未如此清晰。” 這份切膚的寒冷與沉重,化作日后工作中最溫柔的警醒:消毒液需適量,紗布棉球不可過飽,防止灼傷;隱私的遮蔽需更周全,保暖的細節需再用心——因為每一次冰冷的觸感,每一寸裸露的肌膚,都可能加劇患者心底那片名為‘無助’的荒原。而溫暖的話語與堅定的陪伴,則是照亮這片荒原的唯一燈火。 當三項刻骨銘心的體驗落幕,護士長凝望著大家尚帶余悸卻充滿深思的面龐,動情地總結道:“今天我們所經歷的,正是患者最真實的困境所在,也是我們護理工作的關鍵觸點。唯有以己之身,感同身受,才能真正‘看見’患者的痛苦與需求,讓我們的服務有的放矢,為安全筑起最堅實的堤壩。這場‘患’位體驗,不僅是一次活動,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伙伴們分享的每一份戰栗與頓悟,都是推動我們打破慣性、重塑服務的寶貴力量。讓這份共情的種子,在我們心底深深扎根(內化于心),讓每一個源于理解的細微動作,都成為患者暗夜中的暖流(外化于行)。” 這場別開生面的“患”位體驗,不僅消弭了護患之間無形的隔閡,更如一把鑰匙,打開了通往卓越護理服務的大門。未來,手術室團隊將持續以患者體驗為明燈,將這份淬煉出的深刻共情力,源源不斷地轉化為更有溫度、更具力量的服務力。讓南丁格爾的仁心,在每一次精準的操作里,在每一句溫暖的話語中,在每一寸被細心呵護的肌膚上,無聲流淌,溫暖綻放。因為我們深知,無影燈下照亮的,不僅是手術的路徑,更應是人文關懷的光輝。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濟南市章丘區第二人民醫院”。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