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章丘區二院與千佛山醫院整形美容與創面修復科攜手合作,成功開展了一例面部基底細胞癌手術。使我院在面部腫瘤切除后皮膚缺損修復能力方面得到提升,實現了新的技術突破。在醫療合作日益緊密的今天,專科聯盟成為了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造福廣大患者的主要途徑。 2月17日,一患者來章丘區二院皮膚科就診,為治療左額部一黑色素痣,皮膚科主任李永裕看后考慮邊界不清,表面及周邊有毛細血管擴張,有癌變風險可能,告知患者2月21日來院,請千佛山醫院皮膚科辛琳琳主任會診,辛主任為患者進行了皮膚鏡檢查等,并初步懷疑該黑色素痣可能為基底細胞癌,建議患者進行手術切除,并進行病理活檢,以明確病變性質。
234834hzkwjpehxqr8rckg.png (745.9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25-6-27 23:48 上傳
手術過程
234836k4drodd6ao00ktns.png (1.07 M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5-6-27 23:48 上傳
234836kz2bs1ibb22inl2q.png (1.78 M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25-6-27 23:48 上傳
234836u1duvvwd1uneuvpd.png (1.14 M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5-6-27 23:48 上傳
強強聯合,專科聯盟顯威力
章丘區二院皮膚科與千佛山醫院皮膚科、整形美容與創面修復科緊密合作,形成了技術下沉、優勢互補的專科聯盟。這一合作模式不僅提升了基層醫院的診療水平,更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足不出戶”就可享受省級專家的診療服務。專業手術,美容縫合 患者對二院皮膚科非常信任,堅持在我院手術治療。3月1日安排手術,千佛山醫院整形美容與創面修復科安綱主任,親自進行手術指導,成功切除了病理組織,并采用美容縫合技術,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手術對面部外觀的影響,確保了術后恢復的美觀與功能。
病理確診,康復有望經過緊張的等待,病理活檢結果終于出爐,確診為基底細胞癌(浸潤型),并進行了病理單克隆抗體檢測確診。這一結果雖然令人擔憂,但在章丘區二院皮膚科與千佛山醫院皮膚科、整形美容與創面修復科的緊密合作下,患者的面部基底細胞癌得到了及時治療,手術非常成功,病理示切緣陰性。目前,患者正在接受進一步的觀察及治療,恢復情況良好。此次皮膚基底細胞癌手術的成功,不僅彰顯了章丘區二院與千佛山醫院皮膚科、整形美容與創面修復科在皮膚疾病診療領域的專業實力,更體現了在專科聯盟支持下,我院皮膚科醫療服務水平的極大提升。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合作,共筑健康防線,為更多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 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亦稱蠶蝕性潰瘍,是皮膚癌腫最多見的一種,別名有基底細胞上皮瘤、基癌、基底上皮細胞癌、基底樣細胞瘤、侵蝕性潰瘍、基底細胞瘤、頭面部基底細胞癌等。病因:可能與遺傳、免疫異常、長期照射日光、慢性輻射、長期攝入含砷的藥物和食物,以及瘢痕、皮脂腺痣、疣狀表皮痣、外傷和某些皮膚病等多種因素有關。發病部位:好發于鼻背、眼眥、鼻唇溝、頰部等暴露部位,也可發生于乳頭、陰莖、女陰、軀干等非暴露部位。癥狀表現:1.典型的基底細胞癌早期表現為膚色表面光滑的丘疹或小結節,隨著時間推移腫瘤逐漸增大,且邊緣內卷呈滾桶狀。2.觀察和表面毛細血管有擴張或中央潰爛、結痂的潰瘍,腫瘤基底浸潤明顯,質地類似軟骨,與皮下組織粘連不能推動。3.患者一般無明顯自覺癥狀,但發生于間擦部位者可伴有異物感,繼發感染或侵蝕深部組織可引起疼痛。 治愈率:外科手術治愈率約為85% 預防與注意事項:1。盡量避免長期照射日光,尤其是強日光下2.注意皮膚保護,避免長期接觸慢性輻射、化學物質等。3.有遺傳傾向的人群應定期進行皮膚檢查。
對于中老年人面部出現的這種疑似黑痣近期有增大、發癢、破潰出血的情況一定要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診療,防止出現惡變情況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濟南市章丘區第二人民醫院”。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