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作為全球第2大死亡原因,其死亡例數和發病例數逐年上升。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在未來20年中,全球癌癥例數可能會增加60%,防控形勢不可松懈,預計到2040年,全球癌癥新發例數將超過2700萬。目前,我國惡性腫瘤發病、死亡數持續上升,每年惡性腫瘤所致的醫療花費超過2200億。
常見癌癥的防癌體檢項目
肺癌: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22版)》指出,肺癌在中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惡性腫瘤中的第1位。
2015年全國腫瘤統計數據顯示,肺癌的年齡發病率及死亡率在45歲之后顯著增加,因此,推薦肺癌篩查的起始年齡為45歲。
早篩方式:胸部低劑量螺旋CT掃描。
項目意義:檢查胸部臟器情況,更清晰地顯示肺部炎癥、結核、占位及有無液氣胸及量,心臟、縱隔、乳腺、胸部骨骼的病變等。
胃癌、食管癌:
胃癌:根據2020年中國最新數據,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種惡性腫瘤中均位居第三。
全球每年新發胃癌病例約120萬,中國約占其中的40%。我國早期胃癌占比很低,僅約20%,大多數發現時已是進展期,總體5年生存率不足50%。
食管癌: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癌癥,嚴重威脅我國居民身體健康。研究表明,針對食管癌高風險人群開展篩查與早診早治能夠有效提高人群食管癌早期診斷率,降低死亡率。為進一步規范食管癌篩查與早診早治工作,提升食管癌防治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早篩方式:胃鏡篩查
項目意義:胃鏡檢查是通過內窺鏡直接觀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腸黏膜的醫學手段,主要用于診斷消化道疾病、發現早期癌變、評估治療效果。它能清晰識別炎癥、潰瘍、腫瘤等病變,是消化道疾病篩查和確診的“金標準”。
112340qu1s4jtg58bjj4es.png (909.67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5-6-24 11:23 上傳
結直腸癌:
預防結直腸癌其實有5-10年窗口期。結直腸癌的發生要經過從息肉到腺瘤,最終發展成腫瘤的過程,一般需要5-10年時間。結直腸癌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生存時間越長。
早篩方式:腸鏡篩查
項目意義:腸鏡檢查是一種直接觀察腸道內部情況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篩查、診斷和預防結直腸疾病。通過內窺鏡進入腸道,醫生能直觀發現息肉、潰瘍、腫瘤等病變,并同步取樣或切除可疑組織,是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關鍵手段。
112340qzxmfxn3xk7uvvxd.png (355.51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5-6-24 11:23 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