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的一生中 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機遇 有些事,看上去都是很好很好的 可它,偏偏是犯罪! 章友們來看看這些犯罪案例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115048p3c6xedzke9lcc43.jpeg (0 Bytes,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2023-4-13 11:50 上傳
2021年7月,甘肅白銀的在校大學生梁某偶然發現出售個人微信號可以掙錢。懷著試試的心理,他出租了賬號,一天內便獲利170元! 嘗到甜頭的他一發不可收拾,不僅自己出租,還買賣同學的微信賬號信息出租。 在訊問中梁某表示,他雖然明知犯罪分子拿他的賬號去謀人錢財,但想了想: 就這么懷著僥幸的心理,他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自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犯罪嫌疑人梁某伙同他人通過網絡向三個不同的上家出租微信賬號共計100余個,獲利20余萬元。 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深挖擴線中。
115048t17yzh27yc1s377z.jpeg (0 Bytes,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2023-4-13 11:50 上傳
2021年5月,甘肅白銀的梁某聽說辦理電話卡可以掙錢,便以每張150元至200元的價格與其朋友馬某達成協議,然后在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營業廳辦理電話卡18張,郵寄到指定地點。 在訊問中,梁某表示明知電話卡可能會被用于電信詐騙,但懷著僥幸的心理一想: 我又沒有直接參與詐騙,不就是辦個卡嗎?罰也罰不到我呀! 他確實沒想到,自己已經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經查,他辦理的電話卡被犯罪分子部分用于實施電信詐騙,涉案金額40余萬元。 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深挖擴線中。
115048ucr9rb8nc1nlcadf.jpeg (0 Bytes,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2023-4-13 11:50 上傳
2021年4月,甘肅白銀網安部門在辦理一起網絡詐騙案件時發現,某團伙在網上采用撥打電話冒充“小米信貸”等貸款平臺客服的方式,先取得受害人信任,再誘騙其添加詐騙團伙的群,從而落入圈套。 經工作,王某峰等10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經訊問,他表示知道自己冒充客服投放廣告的行為違法,但他想: 我又沒有親自參與詐騙,不就是引個流嗎?社會危害小啊! 就這樣,他幫忙引流,放任詐騙結果的發生,已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目前,10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以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向檢察機關移送起訴。
115048opzsps7f1bpbppjy.jpeg (0 Bytes,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2023-4-13 11:50 上傳
不就是……那有啥 說起來輕飄飄的一句話 落在受害者身上 就是被騙光家產的千鈞橫禍 落在這幫人自己身上 就是人生中難以承受之罪!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公安部網安局”。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