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湖街道坐擁秀美的湖區風光,兼具深厚的文化底蘊與鮮活的鄉土氣息。這里既有荷塘風起的詩意浪漫,也有非遺傳承的匠心堅守,更有沉浸式體驗的趣味研學項目。無論是探尋自然奧秘、感悟廉潔文化,還是體驗傳統技藝、重溫紅色記憶,都能讓研學之旅充滿驚喜與收獲,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難忘的時光印記。
一、廉潔文化教育基地




白云湖街道廉潔文化教育基地,是培育青少年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陣地。基地通過圖文展示、案例講解、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將廉潔文化以生動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通過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孩子們深刻理解 “清正廉潔” 的內涵,從小樹立 “不貪小利、誠實守信” 的意識,讓廉潔之風浸潤心靈,為成長筑牢思想道德防線。
二、荷香園












在荷香園,孩子們可以與自然深度對話,親身探索香水蓮與太空蓮的奧秘。輕觸初綻的九孔香水蓮,學習傳統焙制工藝,看著茶湯漸染金黃;認識曾遨游太空的優質蓮種,親手剝開一顆顆飽滿的蓮子,品嘗其粉糯清甜的本真之味。一茶一蓮,不僅是舌尖的體驗,更是一次融合自然教育與科技農業的生動課堂,讓生態的種子和文化的清香在孩子們心中悄然生根。
三、石北研學基地






在石北研學基地,孩子們可以下水摸魚,體驗鄉野之趣:挽起褲腳、踏入清涼淺水,在歡快的追逐中感受協作的快樂與勞動的喜悅。也可以用樹葉拓印,收藏自然之美:挑選形態各異的葉片,親手拓印于帆布袋上,搭配色彩、創造圖案,在自然美學中收獲獨一無二的創作。每一次動手都是與自然的對話,更是成長中最純真的快樂。
四、非遺傳承基地









在非遺手作課堂中,孩子們在蒲葦草編傳承人的悉心指導下,沉浸于傳統編織技藝的世界。從挑選柔韌的蒲草,到整理材料、學習編結,每一個步驟都蘊藏著民間智慧的細膩與深意。他們親手觸摸自然的紋理,將尋常草葉逐步轉化為栩栩如生的藝術之作。整個課堂安靜而專注,在一編一織之間,孩子們不僅體驗到手作的溫度與成就,更深刻感受到非遺文化歷久彌新的生命力和寧靜之美。
五、白云湖濕地科普館





白云湖濕地科普館內通過多媒體展示、實物標本等多種形式,生動呈現白云湖的生態系統與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可以深入了解白云湖的形成歷程、濕地的生態功能,以及各類動植物的生活習性,開啟一段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在大廳區域,專業講解員將借助鳥類模型、標本和影像資料,系統介紹本地鳥類的種類、習性及候鳥遷徙的奧秘,引導大家樹立保護鳥類、珍愛自然的生態意識。
六、白云湖濕地公園





白云湖國家濕地公園,萬畝紅蓮搖曳生姿,四季更迭、景致萬千,是一座天然的自然課堂與生態樂園。這里春可踏青露營、夏宜賞荷觀景、秋收蓮藕品鮮、冬觀候鳥翩躚,全年無休的研學之旅,讓每一次到訪都成為融合探索、體驗與感悟的難忘經歷。



春季,萬物復蘇,湖岸新綠初綻,生機盎然。孩子們在專用的生態露營區親手搭建帳篷,漫步湖畔草地,聆聽蛙聲鳥語,識別濕地中剛剛萌芽的蘆葦與菖蒲。在和煦春風與潺潺水聲的陪伴中,感受生命成長的清新序章。






夏季,白云湖進入一年中最絢爛的季節。萬畝紅蓮如霞似火、競相怒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宏大畫卷徐徐展開。學生們穿梭于荷香繚繞的親水棧道,觀察蓮花的形態結構,親手體驗“蓮葉何田田”的自然詩意與生態智慧。





秋季,白云湖迎來豐收的喜悅。孩子們跟隨農匠師傅,卷起褲腳、踏入荷塘,親手采挖潔白肥嫩的白蓮藕。從泥濘中感知勞作的辛勤,在收獲中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真諦。品嘗剛剛出土的鮮藕,清甜酥脆之余,更是一堂真實而深刻的勞動教育課。


冬季,候鳥南遷,白云化身為觀鳥圣地。成千上萬的珍稀鳥類如東方白鸛、灰鶴等來此棲息越冬,湖面鳥影翩躚、鳴聲繚繞。孩子們借助望遠鏡仔細觀察、記錄鳥類行為,學習遷徙生態與保護知識,在寧靜湖光中感悟生物多樣性的奇跡。
七、銅響樂器體驗館











銅響樂器體驗館,是傳承傳統樂器制作技藝、感受音樂魅力的特色研學點。這里承載著白云湖地區百年的銅響樂器制作歷史,每一件樂器都凝聚著工匠的智慧與心血。體驗館內,“音樂療養” 課程讓人身心放松。孩子們閉上眼睛,聆聽銅鑼、銅镲發出的清脆聲響,那空靈悠遠的聲音仿佛能凈化心靈,緩解疲勞,讓人在喧囂中尋得一份寧靜。
八、金蟬文化館








在金蟬文化館,孩子們通過生動的科普講解,了解金蟬的生命周期與生態價值。隨后走進綠意盎然的體驗區,在辛豐村樹下側耳傾聽蟬鳴,捕捉藏著的金蟬。這一過程不僅充滿探索的樂趣,更在實踐中鍛煉了觀察與專注的能力。自己捉到的金蟬,由廚師現場烹炸,轉眼變成金黃酥脆的天然風味。孩子們在聆聽、實踐與品味之間,深刻感受自然與勞動帶來的豐盛饋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