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是權力, 非訪不可取。 信訪: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采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非正常上訪:
信訪人不到指定的場所和按規定的逐級信訪程序,到有權處理信訪事項的機關或組織提出訴求,而是采取蓄意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限制或禁止的方式,以集訪、鬧訪、纏訪、越級訪等形態出現的影響黨政機關辦公秩序,損害社會治安秩序,惡化地區建設發展環境,妨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等行為。
微信圖片_20171016105956.jpg (13.88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17-10-16 11:02 上傳
區公安分局行政拘留 一名進京越級上訪人員
微信圖片_20171016110030.jpg (28.83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17-10-16 11:02 上傳
10月14日,區公安分局雙山第一派出所以涉嫌尋釁滋事將進京越級上訪,嚴重干擾國家機關工作秩序人員王某青依法行政拘留。
微信圖片_20171016110051.jpg (24.05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17-10-16 11:02 上傳
王某青是雙山街道某村居民,10月11日以來,在十九大召開前期,無正當理由多次到北京違法越級上訪,企圖施壓政府達到自己的不良目的,嚴重擾亂了國家機關工作秩序。目前,王某青因涉嫌尋釁滋事被區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
微信圖片_20171016110115.jpg (26.39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2017-10-16 11:03 上傳
民警提醒:
公民應當通過正常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如果置法律與不顧,非法越級上訪,嚴重擾亂正常的社會秩序,公安機關將保持“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依法處置,絕不姑息。
信訪要“六遵守”
1、信訪人可以采用網絡、書信、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提出信訪事項;信訪人提出投訴請求的,還應當載明信訪人的姓名(名稱)、住址和請求、事實、理由。
2、信訪人采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向依法有權處理的本級或者上一級機關提出;信訪事項已經受理或者正在辦理的,信訪人在規定期限內向受理、辦理機關的上級機關再提出同一信訪事項的,該上級機關不予受理。
3、信訪人采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的,應當到有關機關設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場所提出。
多人采用走訪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訪事項的,應當推選代表,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人。沒有推選代表的,國家機關可以不予接談。信訪人代表應當如實向其他信訪人轉達國家機關的處理或者答復意見。
4、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
5、信訪人對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信訪事項,應當分別向有關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
6、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客觀真實,對其所提供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信訪人捏造歪曲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信訪行為“六個不得”
(一)在國家機關辦公場所周圍、公共場所非法聚集,圍堵、沖擊國家機關,攔截公務車輛,或者堵塞、阻斷交通的;
(二)攜帶危險物品、管制器具的;
(三)侮辱、毆打、威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在信訪接待場所滯留、滋事,或者將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棄留在信訪接待場所的;
(五)煽動、串聯、脅迫、以財物誘使、幕后操縱他人信訪或者以信訪為名借機斂財的;
(六)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國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為。
信訪過程中違反集會游行示威的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必要的現場處置措施、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掌上章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