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救援隊的王和新、王廣新開著皮艇在寬闊的黃河水面上飛馳,耳邊風聲呼嘯,這次目標是濟陽縣崔寨鎮,有人溺水了,“心里想著恨不得一秒飛過去”。
黃河流經濟南平陰、長清、槐蔭、天橋、歷城、章丘、濟陽7個區縣,上迄平陰縣東阿鎮后姜溝,下止濟陽縣仁風鎮老桑家渡,河道長183.35千米。就在這183.35千米的河道邊,“黃河吃人”的事情時常發生,住在黃河岸邊的人們早已見怪不怪。
微信截圖_20170818160309.png (486.24 KB, 下載次數: 203)
下載附件
2017-8-18 16:04 上傳
除了守著家 還守著生命 濟南章丘黃河鎮王家圈村村民守著黃河住了五百多年。對黃河的感情真的是除了敬,還有畏。 王和新、王廣新這兩個黃皮膚的漢子都是王家圈村人,全村人都是王姓族人,1998年才從灘區搬離。王和新說,30年前,做的最多的事兒就是從灘上拉泥土、筑土臺、蓋房子,鄰里幫襯著干,一年到頭不閑著。“房子建在土臺上,發水才漫不到家里。” 現在在黃河邊上,守著的除了家,還有生命。 王和新和他的團隊這幾年做的最多的是救援、阻泳。黃河救援隊有三十多人,阻泳隊是二十四人,年齡最大的是王廣新,68歲,最小的36歲。為了及時聯系他們還建了“時髦”的微信群,但王廣新只能等著電話響,“年齡大玩不了(微信)”。
微信截圖_20170818160345.png (448.54 KB, 下載次數: 172)
下載附件
2017-8-18 16:05 上傳
至于隊伍什么時候成立的。王廣新說,2011年8月,村里的一個孩子溺水,村頭大喇叭一響,全村人烏拉拉奔向黃河,為了能盡快找到孩子,能下水的都下水了,頓時水面上多了七八十人。就算孩子沒了,但也得找到人。“沒有儀器、沒有設備,都是最原始的扎猛子,下到水底摸。”王和新說起六年前的救援,還是抑制不住激動。“孩子沒了也改變了他家族的命運”。 至今,少年的離去仍是全村人的痛,坐在黃河岸邊,望著“緩緩”移動的黃河水,同是救援隊隊員的王立新忍不住一個勁兒嘆氣。誰知道上萬年它哺育了多少人,又害了多少人? 有什么比命還重要的呢?或許是受到觸動,也就是從那時起,黃河救援隊有了雛形。
微信截圖_20170818160417.png (388.21 KB, 下載次數: 212)
下載附件
2017-8-18 16:06 上傳
撈上來的就都是死的 阻泳、救援、撈尸,這是黃河阻泳隊和黃河救援隊的“工作”。 僅2017年,救援隊就撈上三具無名尸。回憶起一次撈尸的過程,王和新說,浮上來就泡脹了,一股股腐肉的氣味,但自己不怕,從岸邊撿了一塊窗紗一樣的東西,纏住尸體的腳拉上岸。“如果怕,早就不干這個了。” 8月10日,轟動濟南的云南三兄弟在濟陽崔寨鎮落水事件中,救援隊是聞風而動,直奔現場。王和新說,設備不行就幫人力。就在打撈過程中,面對一處危險的可疑水域,眾多人在岸上躊躇不敢下水,68歲的王廣新卻不顧一切地跳進水里,深深扎了兩個猛子,“水太深,得有四五米,盡了力還是沒能找到。” 7月16日,阻泳志愿隊隊員李殿國從黃河口中救下三個孩子。那是下午兩點左右,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蟬鳴聒噪,他像往常一樣巡河。隔著三百多米,看到水面和岸上共三個亂動的黑影。騎著摩托車加速沖過去,到了啥也沒想直接下水,當時一個孩子已經在河里嗆水,救下三人后一身泥水,他才想起來手機還在褲兜里。 三個孩子,最大的才只有十歲,后來家長買上禮品去李殿國家里感謝,他說:“不圖你們東西,好好教育,否則哭都找不著門。” “我們啥設備也不想要,需要借助設備的,那撈上來的就都是死的”,王和新字字直擊心門。他們想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阻泳上,避免溺水悲劇的發生就是遠離。 “你們沒見過,看著人從水里撈上來,家人在岸上痛苦到又蹦又跳,扯著嗓子哭天喊地!”
微信截圖_20170818160448.png (498.33 KB, 下載次數: 210)
下載附件
2017-8-18 16:06 上傳
黃河不是人 不要投懷送抱 當王和新濕漉漉的從水里爬出來,岸上一群人叫好,一顆顆渾濁的黃河水順著他下巴、發梢、衣袖、褲腿不斷滴下,碎在岸邊的泥沙里。 為了讓記者更直觀地感覺黃河的兇險,王和新從岸邊撿起一個是他身高兩倍的枯樹枝,一步一步走進河中,突然他身體陡降,水瞬間沒過頭頂,樹枝也只露出頭,他從水里喊,至少3米。多次演示,多次令人驚呼。
微信截圖_20170818160515.png (413.03 KB, 下載次數: 231)
下載附件
2017-8-18 16:07 上傳
除了是黃河救援隊的隊長外,王和新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中國阻泳第一人”。 王和新常常說那些孩子,寧可揍你個半死,你命還在,但如果溺水了,命不再來。雖然這么說,但王和新從未對孩子們動過手,多是呵斥、攆趕,再就是親自下水演示給他們看,黃河表面上看著是平灘,但水底都是斷層甚至是旋渦,跨一步可能瞬間將人淹沒。黃河不是人!雖是“母親”,但不會感受人在溺水情況下的絕望與掙扎,它以為你是會游泳的魚呢。 現在阻泳隊已經成為黃河岸邊的一道風景線。
微信截圖_20170818160605.png (419.08 KB, 下載次數: 178)
下載附件
2017-8-18 16:07 上傳
為了解決黃河沿岸阻泳人員不固定的問題,章丘區黃河鎮扶貧辦聯合企業組建了這支24人的“特殊阻泳隊”。24人是從緊靠黃河的12個村中選出來的,每個村選2個困難戶,每戶1人。每人每月300元,分段劃片、定崗定人對黃河進行巡防。除此之外,還有鎮里組織的教師阻泳志愿者。王和新說:“采取各種方式勸阻,才有了今年暑期的安定。” 記者與王和新、王廣新乘著皮艇向著更廣闊、更深的水域開過去,陽光灑在水面,波光粼粼。王廣新拉扯著線圈,臉上已經布滿溝壑一樣的皺紋,過幾年,或許不能再扎猛子救人。“還是得人自覺,人沒了,氣得慌,也疼得慌。” 黃沙岸邊風雨易,劈波斬浪河中啟。 黃河有情亦無情,河水日夜不息,不會因人的逝去停止東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