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08dumccl2bbbbqppz2.png (23.24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2025-1-24 14:15 上傳
近日,章丘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二組與麻醉科精準配合,為三位患者成功實施無氣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鏡手術(Tubeless VATS)。患者術前不插尿管,術中無氣管插管,術畢無留置胸腔引流管,手術結束即刻清醒,麻醉恢復室內觀察30分鐘后即下床活動。這是章丘地區首次獨立開展此類技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均已出院。 傳統麻醉方式是支氣管插管麻醉,為手術的成功提供了堅實保障。但是由于要進行氣管插管,不可避免地造成咽喉、聲帶、氣管的損傷,引起咽喉部疼痛、咳嗽等不適癥狀,阻礙了術后的快速康復,于是,無管微創技術(Tubeless)開啟了手術新時代。 Tubeless 技術相較于傳統胸科手術,減少了氣管插管對患者氣道的刺激,不會出現術后咽痛及聲音嘶啞的情況,不留置尿管緩解了對患者尿道的刺激產生的不適感,不留置胸腔引流管避免了呼吸引起的胸部疼痛,減輕引流管相關并發癥,使病患最大程度減少手術創傷、加速術后康復時間,實現術后患者走出手術室,步行回病房,術后兩小時可進食、水,真正實現胸科手術“整體微創”的目標。
141508lr7bkxa2ha7tahiu.png (351.09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2025-1-24 14:15 上傳
141508au1uamu2pmjhyxyr.png (424.68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2025-1-24 14:15 上傳
141508ufbpq7msg64ze7g2.png (244.98 KB, 下載次數: 22)
下載附件
2025-1-24 14:15 上傳
迷走神經阻滯 在以往常規胸外科手術中,麻醉處理通常需要行單肺正壓通氣以滿足充分的術野暴露。氣管插管所用的導管是雙腔管,比單腔氣管導管粗大很多,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咽喉、聲帶及氣管的損傷。引起術后咽喉部疼痛、咳嗽,患者不敢講話不敢呼吸,術后呼吸道及肺部相關并發癥發生率高。同時雙腔管管腔狹窄,正壓通氣不可避免地造成機械通氣壓力型肺損傷,增加了術后低氧血癥的發生率。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技術(Tubeless)是采用喉罩全身麻醉+迷走神經阻滯+術中肋間神經阻滯的方法,其氣道管理可控性較好,喉罩作為一種聲門上氣道工具可以避免氣管插管帶來的并發癥,減輕氣道損傷,喉損傷以及聲帶和吞咽功能失調的風險。同時患者保留自主呼吸,有效減少機械通氣壓力型肺損傷,是一種安全性、可控性均較為均衡的麻醉方案。此外,由于不使用肌肉松弛劑,采用較淺的麻醉鎮靜,可以大大減少阿片類藥物的使用,從而減少麻醉藥物殘余對患者的影響,顯著降低術后惡心嘔吐,有助于降低全麻藥物副作用的風險,加速患者的術后恢復。
141508cnenuvtgjutfeg6d.png (442.48 KB, 下載次數: 18)
下載附件
2025-1-24 14:15 上傳
141508jqqf2005fr4jc447.jpeg (31.59 KB, 下載次數: 18)
下載附件
2025-1-24 14:15 上傳
141508ux3bazv15vz2avx9.jpeg (9.47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2025-1-24 14:15 上傳
在此之前,章丘區人民醫院成功簽約成為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縣域肺腫瘤早篩與無管微創技術山東臨床培訓基地,心胸外科借助此平臺優勢,在國內頂尖專家帶教指導下,成功開展濟南地區首次無管化示范手術,在“無管化”微創手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此次心胸外科獨立開展“無管化”微創手術,標志著醫院外科手術正式邁入“超微創”時代,為患者術后康復按下了“加速鍵”。
141508lt3jltzjk3p280xp.png (242 Bytes,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2025-1-24 14:15 上傳
141508r2jnsjs7li6j96aq.png (1.18 KB, 下載次數: 19)
下載附件
2025-1-24 14:15 上傳
141508yab012tcbcc0xbk7.png (1.24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2025-1-24 14:15 上傳
濟南市章丘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成立于20世紀80年代,是章丘區最大的心胸外科專業診療中心。在歷任科主任和現任學科帶頭人姜偉副主任醫師的帶領下,形成了以胸心外科為主要特色的專業診療團隊。團隊包括普胸外科和心臟外科專業團隊,共有醫生10人,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7名,研究生學歷4名,年門診量9千余人次,病房開放床位36張,出院近1500人/年,年手術量300余臺,在省內較早開展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肺葉、肺段、聯合亞段切除術,肺袖式切除術,腔鏡下頸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術,劍突下縱隔腫物切除術,在國內區縣級醫院率先開展直視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各種瓣膜修復或置換術,超聲或介入下的卵圓孔未閉封堵術以及大血管介入手術等,尤其是近年來新輔助后微創食管癌根治術(MIE)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完成山東省級科研課題3項,濟南市科研課題8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獲省級科學進步三等獎1項,全省優質護理示范病房,承擔濟寧醫學院的教學及研究生培養工作。科室長期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齊魯醫院、省立醫院、山東省腫瘤醫院保持良好合作,定期請專家坐診手術,讓患者不出區縣就能享受省級和國家級的醫療服務。
141508ng3nuggtgoutzcg3.png (242 Bytes,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5-1-24 14:15 上傳
141509wu3783c3ppgv5995.png (1.18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2025-1-24 14:15 上傳
141509lgx70sxgbymk0wm0.png (1.24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2025-1-24 14:15 上傳
胸腔鏡手術是胸外科手術微創化的標志,而單孔胸腔鏡手術則是微創手術的一次升華,區別于傳統的開胸手術及三孔、兩孔胸腔鏡手術,優勢在于手術只需要單個小切口,切口減少和減小,胸壁創傷減少,胸腔鏡鏡身對肋間神經、肌肉組織的壓迫減少,具有創傷小、出血少、術后疼痛輕、恢復快、出院快、減少住院費用、傷口美觀的優勢。目前心胸外科已常規開展單孔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肺段或聯合肺段切除,縱隔腫瘤切除、肺大皰切除等手術。 目前食管癌的治療仍以綜合治療為主,對腫瘤較大,考慮局部晚期的患者多采取術前新輔助治療,包括化療、放療,病情緩解后術中行腔鏡下頸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術,在不增加患者并發癥的前提下提高手術R0切除率,術后復發的風險更低,效果更滿意。 我科現常規開展常溫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臟搭橋手術,取病人本身的血管(如胸廓內動脈、下肢的大隱靜脈等)在不停跳的狀態下將狹窄冠狀動脈的遠端和主動脈連接起來,改善心肌血液供應,改善心臟功能。低溫體外循環下瓣膜的修復,能最大限度保留患者自身的瓣膜組織,更好地適應自身心臟的狀態。 卵圓孔是心臟房間隔胚胎時期的一個生理性通道,約25%~40%的成人存在卵圓孔未閉,如果靜脈系統有血栓或原位栓子,就可通過未閉的卵圓孔,導致體循環栓塞,從而引起一系列卵圓孔未閉相關臨床綜合征。如不明原因腦卒中,頑固性偏頭疼等,實施超聲引導下的卵圓孔未閉封堵術,安全、有效,術后第一天就可以下床,3天出院,真正做到小手術解決大問題。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濟南市章丘區人民醫院官方訂閱號”。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