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消息沖上熱搜
115725mthffratnri81n08.png (23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4-8-26 11:57 上傳
上海警方通報一起 實施網絡敲詐勒索案件 侵犯隱私為由對受害者進行敲詐勒索 近期,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高行派出所接到一學生家長報警求助,稱其12歲的孩子小李在網上被人敲詐,損失1.1萬元。 民警調查中得知,當日小李在家上網時偶然刷到一條短視頻,發現某位“明星愛豆”意外透露的私人社交賬號。小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添加好友,不久對方竟通過了,還打來語音通話。
115725kky85i0nv8ck7570.jpeg (55.93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2024-8-26 11:57 上傳
小李還沉浸在加到“明星”好友的喜悅中,沒料到通話的對方卻自稱“律師”,說小李泄露了明星的私人社交賬號,要承擔法律責任,若小李是清白的,就需要配合他工作。對方聽出小李是未成年學生,于是提出讓小李拿著爺爺奶奶的手機,向他指定的賬戶轉賬驗資,用于“證明信用”洗清嫌疑,事后會自動退還,若不轉,就讓警察來抓小李。
115725r1jhh8vtr33za8t7.jpeg (35.02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2024-8-26 11:57 上傳
通過短視頻發布虛假明星私人賬號 在對方持續誘導和施壓下,小李最終拿來老人的手機,掃描對方提供的二維碼轉賬,共計1.1萬元。直至老人發現扣款提示后,向小李確認才知道被騙了,于是立即報警。警方很快鎖定一個分布在外省市的犯罪團伙。8月7日,專案組分別在多地警方配合下集中收網,抓獲6名犯罪嫌疑人。
115725w988w3hzfy2m68h9.jpeg (58.25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2024-8-26 11:57 上傳
115726ju5oc72v277s5yoq.jpeg (154.38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2024-8-26 11:57 上傳
圖片來源:警民直通車上海 經審訊,這6名嫌疑人都為在校大學生,其中以陳某為首的5人系朋友關系,他們偶然間在社交平臺上看到一則“兼職”信息,在明知這份“兼職”是為境外詐騙分子提供幫助的情況下,伙同蕭某形成了從虛假信息發布到實施敲詐勒索的犯罪團伙。
115726mvwtm7zmtwmmk1gz.jpeg (30.08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2024-8-26 11:57 上傳
誘導未成年人轉賬 經查,自今年1月以來,該團伙通過各個短視頻、社交網絡平臺發布偽造的“明星”和“公眾人物”相關聊天內容,并故意留下“明星”和“公眾人物”的社交賬號或者二維碼,吸引防范意識較薄弱的未成年學生主動添加好友。隨后利用未成年學生涉世未深的心理,冒充律師、警察、明星等身份,以涉嫌侵權、泄露明星個人隱私等違法犯罪為由進行敲詐勒索。
目前,陳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敲詐勒索罪,已被浦東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該案已查證涉案金額達10萬余元,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一定要重視孩子在暑期使用手機的情況,保管好自己的手機、付款碼、銀行卡賬號、密碼、支付驗證碼等關鍵信息。同時,要加強對孩子的防詐騙教育,通過真實的案例讓孩子充分了解常見的詐騙手段和防范方法。教導孩子在網絡世界中保持警惕,不隨意掃碼、添加陌生人為好友,不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語。遇到可疑情況要及時與家長或警方溝通,切勿擅自進行轉賬等操作。此外,家長還應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避免孩子因追星等原因而盲目沖動,最終陷入詐騙陷阱。只有家長和孩子共同增強防范意識,才能有效抵御詐騙分子的侵害,確保家庭財產安全和孩子的健康成長。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新民晚報”。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