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8-11-30 04:02
正文摘要:親子教育中的共情能力。 看書好久了,心理書,育兒書... 心理疏導是一個長期過程,真的得常常叮囑自己,防止進入情緒惡性循環。 育兒書中有一個知識點“共情”。我一直否定自己沒有共情力,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富有愛心 ... |
云淡風輕月亮 發表于 2018-12-1 21:38 因為從來沒有人關心過我的感受。作為一個母親,她有什么權利這么對待無辜的我。我現在很難控制自己,我對我孩子的一些態度就是她對我的態度,每當這時和她很像時,就特別非常恨她,她不是不會當母親,她對她的大女兒咋不這樣,我就是恨她這樣不公平,不人道的對我。憑什么一樣的都是女孩,我要被她這樣精神虐待。說我啥都行,畢竟,這不全是我的錯,錯就錯在她先廢了我,她幾乎毀了我的全部。難道身為人母就是讓孩子活著喘氣就行了?... 你沒有我這樣的經歷,沒有發言權。我就是恨她,尤其是我和她一樣瘋子的時候,我已經被她黑化了,已經不太屬于正常人的范疇。 雖然,你說的對,我應該像個正常成年人一樣的開始新生活。也謝謝你的鼓勵。我也一直在改變。 但是,你知道改變一個人的秉性是多么困難與痛苦的么?那種失去控制,無法自已,然后萬念皆灰的心情多么難過么?那是抽筋撥骨的疼痛,那是涅槃重生的事情... 我敢公開寫出來,一方面是為了認清自己的缺陷,認清我在原生家庭的位置,以便控制自己回家的念頭,我不想再祈求他們給我愛。另一方面,我想讓更多的人看到,原生家庭對孩子幸福感的重大影響,一個母親對孩子的重大影響,親子關系對人后半生的重大影響。 無論大家怎么評論我,揣測我。一個事實,就是一個母親幾乎毀了另一個母親。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樓主總在抱怨母親的萬般不好,看了你很多帖子,說個不好聽的,有時候覺得你很自私,總是在乎自己的心里的感受,不切身體會別人的心情,你母親縱然很多不對。斷然不會害你是真的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6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早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1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改變自己。對得起自己的后半生和孩子一生的幸福感。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大章丘網
( 魯ICP備14015877號-1 )
GMT+8, 2025-9-19 04:52 , Processed in 0.030361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