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jpg (35.73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17-12-6 13:58 上傳
12月4日,記者從山東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小清河復航工程目前已完成立項和初步設計審批,正在開展施工圖設計,計劃明年開工建設。 據了解,小清河復航工程起點位于濟南市荷花路小清河橋下200米處,終點為濰坊港西港區羊口作業區,跨越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五市,長169公里。小清河復航工程概算投資近136億元,是我省港航史上最大的建設項目,建設內容幾乎涵蓋我國內河工程建設可能涉及的各個方面。 為最大程度地發揮小清河航運優勢,減少中轉環節,降低物流成本,山東省交通運輸廳計劃明年啟動小清河海河運輸船型及營運組織方式的研究工作,爭取盡早研制出適合小清河特點的安全、環保、經濟型船舶。此外,山東省交通運輸廳還特委托相關機構高標準規劃設計了智慧航道體系。
據了解,小清河復航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改建三級航道169公里,新建、改建4座通航建筑物;改建跨河橋梁36座;改造各類水利設施、管道等過臨河建筑物700多個;配套建設航道維護基地、導助航設施等航運支持保障系統。
小清河復航工程完成后,每年可分流超過4000萬噸大宗貨物運量、將小清河全線防洪能力從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可增加就業崗位10萬人以上。此外,小清河復航對沿線經濟發展、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實現交通行業新舊動能轉換和轉型升級具有推動作用,將極大推動“生態山東”的建設。 根據《小清河復航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小清河復航規劃為內河Ⅲ級限制性航道,需改造沿線橋梁36座、改造水利設施、跨河管道、電纜600多個。投資之大超過建國以來我省內河航道投資總和,其建設難度之大也可想而知。 困難一:千噸大船難過36座橋 根據項目可研究報告和省發改委批復,小清河復航工程設計、改造難度最大的為36座跨河橋梁,包括1座鐵路橋、2座高速公路橋、8座國省道及25座農村公路橋。根據水利部門要求,這些橋梁要一跨跨越小清河和南水北調、膠東調水規劃輸水斷面,主跨長度大都在100米以上。 困難二:跨河管道數需要拆除或重建 根據《小清河復航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全線航道內現共有跨河管道47道,其中濟南段、濱州段、淄博段共有10道不滿足Ⅲ級航道通航標準要求,需要改建;東營段航道內共有跨河管道15道,其中1道管道報廢,僅作拆除處理,3道滿足Ⅲ級通航要求無需改建,其余11道需要重建;濰坊段航道涉及油氣水管道22道,除11道已報廢需拆除外,其余11 道需要重建。 全線航道過河線纜現狀共有288道,其中高壓線132道,低壓線77道、通信光纜79道。需要改建的共264道。 困難三:四閘五港修建正當時 為了滿足通航條件,小清河沿線還需要改建及新建設水牛韓、金家堰、金家橋、王道4座船閘。而根據新的總體規劃,小清河復航航道初步規劃了濟南、淄博、東營、濰坊5個港。濟南港區作為起點港,將分為主城港區與章丘港區。 利好一:帶動腹地經濟 近十幾年來,小清河沿線企業發展迅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0多家,行業涉及鋼鐵、造紙、化工、紡織、糧油、工業鹽等,這些企業所需的原材料80%依賴進口。小清河復航后,直接經濟腹地是濟南市、淄博市、濱州市、濰坊市和東營市,間接腹地為德州市、萊蕪市、泰安市和聊城市的部分地區,帶動腹地經濟范圍已輻射到山東省近一半地區。 利好二:減輕公路運輸壓力 根據2017年1月召開的全省交通工作會議內容,作為小清河復航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清河濟南段將規劃新建濟南港,分為主城港區與章丘港區。 小清河復航后,濟青高速的貨運壓力可經水路分流。河運將大大縮減運輸成本,入海口的海鮮直運抵濟,對本地海鮮零售價格也將產生一定影響。 利好三:提供10萬+就業崗位 小清河的復航,除了滿足沿線主要廠礦企業鐵礦石、化工原料等大宗貨物運輸需求,還能提供10萬多個工作崗位,山東省交通運輸廳航港局調研員王繼宏說“小清河復航可以直接拉動船舶運輸、港口裝卸、船舶修造、臨港物流園區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初步估計可為沿線城鎮帶來10多萬個就業崗位。” 利好四:提高生活便捷性 小清河復航后,可大大縮減大宗貨物的運輸成本,入海口的海鮮直運抵濟,對本地海鮮零售價格也將產生一定影響,同時也讓山東內陸城市享受到更為新鮮的海產品。 此外,增加了人們的出行方式。負責小清河復航項目前期規劃的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副總工程師丁七成說,“河道加寬后,游船也可以走貨運航道,以后濟南人出行還可以走水路。” 來源: 大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