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濟南市召開“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 推進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章丘專場。章丘區委常委、副區長李琦介紹,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濟南唯一一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規上工業企業343家,2023年完成工業總產值996.7億元,以占全市1.5%的面積貢獻了12.2%的規上工業企業、12.6%的工業總產值。 聚焦四大主導產業 2023年集群規模達到615億元 近年來,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方向,主動為工業強市建設貢獻力量。 聚焦四大主導產業,持續提升產業規模。做大高端裝備、新材料兩大優勢產業,高端裝備依托中國重汽、山東章鼓、臨工機械、伊萊特的龍頭帶動,堅持按圖索驥,重點發展交通裝備、核電裝備、工程機械裝備等產品集群,榮獲國家級重型汽車特色產業基地、國家先進機械制造業特色產業基地,2023年集群規模達到615億元;新材料依托刁鎮化工產業園這一省級化工園區,持續提升產業能級,2023年集群規模達到251億元,入選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加速培育生物醫藥、新信息兩大新興產業,生物醫藥依托科興制藥、雙鶴利民等,大力發展醫療器械特色產業,積極培育醫美、醫療檢測等新業態,醫藥及防護用品入選了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新信息瞄準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等領域,以山大地緯、藍海領航、齊魯物聯網、雙創基地、龍山數字產業園“五大園區”為載體,加速培育產業集群。2023年兩大新興產業規模分別達到了20億元、25億元。
090532oyv45p465z3db7w6.jpeg (82.58 KB, 下載次數: 243)
下載附件
2024-8-28 09:05 上傳
“三高”并舉 國家級研發平臺7個 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高品質企業+高能級平臺+高層次人才”融合發力,賦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超過80%。壯大高品質企業,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化企業梯次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分別達18家、5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瞪羚、專精特新累計達到222家。 打造高能級平臺,創建精密成形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山東分中心、山東大學章鼓高端裝備制造研究院等,省級以上研發平臺60余家,其中國家級研發平臺7個。 引育高層次人才。借勢濟南“海右人才節”這一品牌,持續加大高層次人才引育,目前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已達83人,被評為山東省人才工作表現突出單位。 近3年園區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消減率14.1% 榮獲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 以智能化、綠色化為引領方向,主動在落實黃河戰略、“雙碳”戰略“走在前、挑大梁”。加快數實融合。建設藍海領航大數據產業園,引進百度智能云(濟南)智算中心等優質項目,加快布局“數據+算力”為核心的新型基建;深化與海爾卡奧斯、浪潮云洲等國家級“雙跨平臺”合作,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引導企業“上云用數賦智”,20余家企業入選省數字經濟“晨星工廠”、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獲評山東省工業互聯網園區,列入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園區融合應用試點示范。
090532uhxpp2z6hghxtb5g.jpeg (83.89 KB, 下載次數: 203)
下載附件
2024-8-28 09:05 上傳
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推動鑄鍛、化工等重點行業節能化改造,對年能耗3000噸標準煤及以上重點企業制定“一企一策”能耗壓減方案,市級及以上綠色工廠達到61家,其中國家級5家,省級9家,近3年園區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消減率達14.1%,削減速度高于全國國家級經開區平均水平4.4個百分點,榮獲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大眾新聞·齊魯壹點”。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