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節置換手術 是一種常見的骨科手術 可以極大地改善 嚴重關節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如今,在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 手術更精準、更安全、更微創 11月15日,章丘區人民醫院骨關節科成功完成濟南地區首例機器人輔助下全髖關節置換術,該技術是繼醫院開展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又一重大突破。
091211nnhxnfgmwrfdt4qd.jpeg (100.07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2024-11-21 09:12 上傳
091211p44vczzl7o44hro1.jpeg (128.53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2024-11-21 09:12 上傳
王先生因為腦外傷遺留偏癱后遺癥10余年,偏癱側肢體外傷導致股骨頸骨折,致使關節疼痛難忍、無法行走。由于偏癱側肢體肌力差、肌萎縮,關節置換術后脫位率高,考慮到實際操作與術前設計角度可能存有誤差,患者術后髖關節脫位風險高,骨關節科主任劉承耀教授團隊決定采用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11月15日在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劉承耀教授團隊為王先生順利完成全髖關節置換術,實現了毫米級及角度1度級別的精準假體植入。
091211caspasusnjcppwpn.jpeg (88.8 KB, 下載次數: 46)
下載附件
2024-11-21 09:12 上傳
在手術機器人輔助下,手術創傷小、出血少,術后恢復更快,植入的假體使用壽命更長,術后第一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動。
091211sqwl3qkwwn7g229v.jpeg (53.99 KB, 下載次數: 33)
下載附件
2024-11-21 09:12 上傳
劉承耀介紹,傳統的關節置換術對醫生要求較高,由于手術視野有限,肉眼判斷容易出現誤差,若打入假體過淺會導致固定不牢固,打入過深容易導致骨折,有一定的風險。而手術機器人可以在術中通過“觸覺反饋”實時提示醫生磨銼的范圍以及假體安裝的深度和角度,將假體位置與術前規劃的誤差控制在1度和0.5毫米以內。面對病情復雜的患者,機器人可實現個性化假體安裝,解決手術中“看不到”“截不準”“拿不穩”的傳統難題,做到“指哪打哪”,將手術精度控制在毫米級,使手術過程更加精準、安全、高效,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復速度。
章丘區人民醫院引進的HURWA髖膝一體智能骨科機器人,可覆蓋全髖、全膝關節置換常用術式。術前通過CT采集患者的髖膝關節影像資料,導入機器人的‘大腦’后,三維重建清晰還原,可預判假體型號大小,并規劃好手術方案及髖、膝關節假體位置,機械臂精準地定位到預期規劃位置進行操作,滿足患者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切實改善就醫體驗,造福更多骨關節病患者。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濟南市章丘區人民醫院事”。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