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踏入醫院,換上隔離衣,我們便開啟了守護生命的護理工作。然而,我們是否曾真正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過:“如果我是一名患者,此刻最需要護士為我做什么?”一次特殊的就醫經歷,讓我從“照顧者”變身為“被照顧者”,真切地觸摸到了患者的心跳。
盛夏的夜晚,酷熱難耐,我如常打開空調入睡。然而清晨醒來,腰部和脖子的劇烈酸脹疼痛讓我瞬間驚慌失措,“這是怎么了?難道是椎間盤突出了?”恐懼蔓延心頭,我匆忙趕往醫院尋求幫助。
經醫生檢查,確診為受涼所致,建議進行一次督灸驅寒。盡管身為護士,在工作中常為患者操作督灸,輪到自己成為“體驗者”時,內心的忐忑卻絲毫未減。當護士告知需要脫掉上衣時,強烈的害羞與不安瞬間涌上心頭,我擔心換衣過程會被旁人看到。這時,護士輕柔而堅定地安慰道:“別擔心,隔簾已經拉好了,外面看不到的。您換好病員服后叫我。”這簡單而溫暖的一句話,如同定心丸般瞬間驅散了我的顧慮,讓我感到被尊重和保護。
103515u6eshy0v6jryr1vt.png (306.14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25-7-21 10:35 上傳
俯臥在理療床上,護士細致地為我墊好頭枕和胸枕,調整到最舒適的體位。當溫熱的姜末敷上背部皮膚時,我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隨著溫度從脖子向腰蔓延,溫熱感逐漸滲透整個脊柱,強度也在緩緩增加。艾絨點燃后,姜末的溫度也隨之升高,一絲擔憂悄然浮現:“溫度會不會太高?會不會燙傷皮膚?”就在這時,護士關切地詢問聲及時響起:“感覺溫度怎么樣?如果覺得燙一定要告訴我,千萬別忍著,以免燙傷。”我立刻表達了稍熱的感覺,護士迅速為我增加了一層隔熱墊,調整后的溫度恰到好處。治療結束后,腰頸的疼痛感明顯緩解。護士又貼心地解釋道:“治療后皮膚有些微紅是正常現象,不是燙傷。回去后記得多喝溫水,4到6小時內不要洗澡。”這番細致入微的解釋,徹底打消了我的疑慮,內心充滿安心與感激。
這次從“照顧者”到“被照顧者”的身份轉換,不僅是一次治療體驗,更是對我院護理部大力倡導的人文護理理念的一次深刻領悟。它徹底打破了我對護理工作的固有認知。躺在治療床上,我切身體會到患者面對未知病情的焦慮、對專業關懷的深切渴望,也更加理解了那些因不適而產生的敏感與不安。我深刻認識到,一句及時的安慰、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個保護隱私的舉動、一次對舒適度的主動詢問,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承載著護理人文精神的真諦,正是護理部所強調、科室積極踐行的“以患者為中心”服務理念的具體體現。
曾經以為熟稔的操作流程,當自己成為患者時才發現,每一個環節都牽動著情緒,每一個細節都關乎感受。這段寶貴的經歷將成為我職業生涯的明燈。未來,我將把這份感同身受融入日常工作的點滴,時刻反思:我是否像那位護士對待我一樣,給予了患者充分的尊重、細致的關懷和主動的溝通?我將以更深的共情、更專業的素養和更溫暖的服務,去踐行護理部對人文關懷的要求,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心守護每一位患者的健康與尊嚴。 (推拿科孟行 供稿)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濟南市章丘區第二人民醫院”。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