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了,火了!在10月22日的人民日報第八版上,繡惠崖南村的“蔥哥”王超作為農村創業典型接受采訪,成為了章丘大蔥的“代言人”,瞬時,掌上章丘、新聞中心微信公眾號、愛濟南、微信朋友圈都刷爆了!23日一早,記者趕到繡惠崖南村,在王超的大蔥種植基地內,對這位“蔥哥”進行了采訪。
111.png (216.79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2017-10-24 10:21 上傳
王超在央視推廣章丘大蔥 “之所以能被人民日報采訪,其實是沾了咱章丘大蔥這塊金字招牌的光!”談起這次經歷,王超謙虛地說。同時,王超還透露:在9月20日央視七套播出的“家鄉的味道——我為品牌農產品代言”大型公益活動以及2015年10月的央視2套“魅力農產品嘉年華”等節目上,他作為章丘大蔥的代言人,也露了一下臉。原來,他在國內最高層次媒體上“露臉”已不是第一次了!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015年,常年在外經營鋼材批發零售生意的王超回到家鄉,成立了濟南穗苑農業科技公司,并在當地流轉了120畝土地,進行大蔥規模化種植。同年7月,王超自己注冊了“蔥哥”商標,喊出了“章丘大蔥哥,一覽眾蔥小”的宣傳語。同時,王超又建設完成了韓式聯棟冬暖大棚,熱火朝天地開始了自己的大蔥種植之路。 
“這是一個純韓式的冬暖大棚,每年年底當大部分大蔥已經下市時,這里面的大蔥仍然是新鮮的,錯開這個時間差,收益也是相當不錯的。”王超指著不遠處的大棚,向記者介紹道。 順著王超手指的方向看去,三棟高高豎起的白色大棚整齊排列,顯得格外醒目。走進一看,記者不禁大吃一驚:外面看上去像三個大棚的空間,內部實際為一個整體,且寬敞整齊,各功能分區有序排列。“面積差不多有1600多平方米,通風保溫設備全部實現了自動化。”王超說。 
目前,他所經營的濟南穗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已成為了一家規模化大蔥種植公司。在不斷做大做強的同時,積極發揮帶頭人作用,帶動周邊不少蔥農致富增收。“最忙的上市時節,來基地打工的群眾能達到50人,每人每天可收入100多元。常年在基地打工的群眾,每年收入近3萬元。”王超給記者算起了賬。為拓寬經營路徑,王超還在朱家峪景區開了一家以章丘大蔥為主題的餐廳,研制了以大蔥為主料的菜品10多種,頗受前來景區游覽的游客,尤其是外地游客的歡迎。 在與記者交談的過程中,王超的微信不時響起。“這是一些北京等地老客戶,找我訂購蔥的!”王超自豪地說到。他還告訴記者,馬上到了大蔥上市高峰,一年一度的大蔥節也將舉辦,他現在也正在充分利用多個渠道和平臺,將他的“蔥哥”牌大蔥推介出去。在電商平臺方面,他已于剛剛上線的“京東章丘館”簽訂了協議,與農業非遺走進大型餐廳項目以及青島生鮮體驗館等平臺也正在進行合作洽談。 
為了大蔥根系健康生長,王超自創用有機質營養液泡大蔥根,再重新栽種一遍 “十九大報告對今后五年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作為大蔥種植帶頭人,我感覺我做的還很不夠。今后我將進一步創新大蔥種植模式,結合大蔥基地,發展農業旅游,帶動周邊更多群眾一起致富。同時,依托大蔥餐廳加快大蔥菜品的研制,讓菜品更加豐富,并通過研制大蔥油、香蔥醬等不斷提升大蔥附加值,加快多元化發展。”談及未來,王超信心滿滿地說。 來源:掌上章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