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區三澗溪村是一處古老的村落,這里有著千年古地道文化;有著北方古典民居建筑;更有著朝氣蓬勃的現代氣息,這里是古老與現代完美結合的地方,是生長奇跡的地方,也是有著傳奇故事的地方。 


古老的民居,典型的四合院,用它的斑駁與滄桑講述著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奮斗、成長與興盛史。它是一頁無字的史書,是一段風雨滄桑的見證,更是一位老人的深情訴說。他歷經滄桑,不事張揚,深沉內斂,他遠離鬧市,把自己藏身于深巷。他遠離塵囂是為等待一位有心的尋訪者嗎?“酒逢知己飲,詩向會者吟”這位老人會對你講述一段什么樣的故事呢? 
一個有活力有朝氣的村莊是包容的,它不僅僅包容下百姓千家,它還吸納多方的文化。宇宙碑林博物館原名絲路碑林博物館,便坐落在三澗村古地道之側。它的創始人李延本先生是我們章丘籍的一名軍人,從參軍后就一直守衛在新疆古絲路之旁,先生一生酷愛書法,更愛古絲路上過去現在的故事,于是他把一腔的熱忱,和萬千的情愫鐫刻進一方方石碑之中,讓絲路的風雨千年的傳奇在石頭上生花。 這里不僅有文人雅士逸興遄飛的詩章文字,更有古絲路上愛國志士、時代英豪的篇章。林則徐、左宗棠等人的詩文題刻,還有新中國成立以來王恩茂老將軍的題刻,兩彈總指揮張愛萍將軍的手跡,更有人民愛戴的朱老總為吐魯番報題的報名。這些都是絲路上的見證,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由弱到強,百折不撓一步步走向興盛的見證。

石頭是沉默的,它們用千年的沉默守望著一段段不朽的故事;石頭又是健談的,它把不平凡的歷史講述給我們聽。李延本,就站成了一塊豐碑,他用碑的形式記錄下絲路上的風霜雨雪、大漠孤煙、長河日圓。他用一生的心血鑄就了古絲路上華美的樂章。


是為了那些會唱歌的石頭,還是為了一位石頭一樣沉默;石頭一樣頑強的軍人鄉黨的囑托?苑廣芹,一位齊魯大地上的普通女子。她普通,因為她像中華大地上所有普通女子一樣生長,生存。她不普通,她做企業,她拼搏奉獻,她勇立潮頭。她為那些石頭而感動,她為有那樣一位一生醉心讓絲路石碑講故事的軍人大哥而感動。她毅然無私奉獻,斥資500萬,在三澗古村建立起宇宙碑林博物館,把那些遠在邊疆的石碑接到內地來。放置在齊魯之邦,讓內地人也能去感知古絲路上歷經的二千多年的風雨。

我想,那兩千八百多塊石碑是會說話的。它們就像一張張唱盤,在時代光驅里,會講述古絲路上的故事,會唱響一曲千年不滅萬世彌新的曲子的。聽,在這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潮頭,一曲一帶一路偉大樂章已經奏響,那是國之重樂,民族的強音。 



本文來源:掌上章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