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發表于 2019-6-19 16:00:22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東
甲醛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一些衣物、紡織品有輕微的甲醛味道,影響并不是很大,對我們造成最大威脅的就是剛裝修好的房子,因為甲醛是粘合劑的成分之一,各種復合板材和家具中,以及涂料和壁紙中都含有不同濃度的甲醛。甲醛釋放與室內溫度和濕度有關,溫度和濕度越高,甲醛釋放量越高,室內溫度升高,家中的甲醛、苯、甲苯等有毒有害氣體的釋放速度加快,當室內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超標時候,就會導致過敏、頭暈、呼吸困難等癥狀。
據公開資料顯示:
甲醛濃度在每立方米空氣中達到0.08~0.09mg/m時,兒童會發生輕微氣喘;達到0.6mg/m,可引起成人咽喉不適或疼痛。濃度更高的時候,會引起惡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水腫;達到30mg/m時,會立即致人死亡。而甲醛釋放期長達3-15年,釋放高峰期是前3個月,3個月后釋放量會進入一個持續平穩低量排放的過程。
關于去甲醛的方法,網傳有各種各樣的方法;
1
柚子皮等清新空氣果皮
作用:完全無效
對于用果皮的清香來去甲醛,那可能是過于天真,簡直是現實版的掩耳盜鈴,雖然室內飄散著各種果皮的清香,聞不到甲醛的刺鼻的味道,并不代表沒有甲醛!
柚子皮、橘子皮等果皮只能遮蓋甲醛的氣味,沒有去除甲醛的作用。
2
吊蘭、綠蘿等綠植
作用:效果極微
網上各種強推去甲醛、凈化空氣的綠植,我想說,植物凈化空氣,認同!但是去甲醛,綠植不背這個鍋,很多養過植物的都知道,植物對空氣、濕度、環境的要求也很高,要是將些抵抗力弱的植物放在甲醛濃度過高的環境中,也會導致植物枯萎。
像綠蘿、吊蘭等綠植是有一定凈化空氣的作用,也能吸收和分解甲醛的功效,但是它們的效果微乎及微。
就算是去甲醛能力比較強的吊蘭,每平方米的頁面也只能吸收0.1-0.15mg的甲醛。
要是把家的綠植堆成森林,可能還是能有所效果的。不過平時還是可以在家養一些綠植,養眼、凈化空氣!
3
活性炭
作用:低效
活性炭是一種多孔炭,吸附能力很強,表面積越大,空隙結構越發達吸附能力越強,可以物理吸附異味、甲醛、苯等有害物質,但是,活性炭并沒有分解甲醛的作用!
活性炭的吸附甲醛的能力很一般,比較擅長吸附苯、去味、去濕,所以能吸收甲醛的量并不多。且活性炭也有飽和的時候,這個時候便不能吸收了,而且,飽和的時候可能會緩慢釋放出甲醛,隨著溫度升高散發越快,造成二次污染!
使用活性炭吸附甲醛的時候:大量放置,每個區域放置兩三包,像密封的抽屜、柜子等單獨放置一些;保持空氣流動,加快甲醛的吸附;按周期更換活性炭包,避免造成反向污染。
4
空氣凈化器
作用:效果弱
空氣凈化器的原理是物理過濾室內空氣,將被污染的空氣通過進風口進入機器,經過濾網過濾后,再把干凈的空氣從出風口排出來,如此循環。有一定的去甲醛作用,但是效果不佳。
空氣凈化器能吸收甲醛的原因是因為活性炭濾網,但是活性炭對甲醛的吸收量就不大,而一層活性炭濾網也并不能吸收多少的甲醛!而且空氣凈化的濾網壽命一般只有半年,需要定期更換,不然會造成二次污染!
5
光觸媒
作用:有效
光觸媒的原理是用二氧化鈦做催化劑在光照條件下催化甲醛的分解。目前最有效的除甲醛方式,但有三個決定性的條件:紫外線,空氣流動量以及光觸媒含量。
光觸媒的催化反應需要400nm以下的紫外線,但是房子里不可能一直存在紫外線,比如像抽屜,柜子等隱蔽的地方,沒有光線且甲醛很嚴重。
而且現在市場上的光觸媒介技術不成熟,產品優劣難辨,現在市場現狀是光觸媒技術不成熟,產品優劣難辨,很難找到靠譜的!
但實際上這些方法
對于去除甲醛作用不大
較省錢、相對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風,但時間久且效果不明顯
甲醛是一種長期存在我們生活中,不可能完全去除。要避免甲醛的危害,最好的辦法,是從源頭上控制甲醛污染,選擇綠色環保、有品質保障的集成墻面、管材地材、家具產品!
云木集成墻面全屋整裝無鉛無醛為您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20190619_52601_1560931220241.jpg (140.01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19-6-19 16:00 上傳
20190619_52601_1560931220548.jpg (29.83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2019-6-19 16:00 上傳
20190619_52601_1560931220478.jpg (75.08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2019-6-19 16:00 上傳
20190619_52601_1560931220573.jpg (49.77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2019-6-19 16:00 上傳
20190619_52601_1560931220105.jpg (172.42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2019-6-19 16:00 上傳
20190619_52601_1560931220306.jpg (161.62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19-6-19 16:00 上傳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