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舞蹈,人們大多時候想到的都是優雅與美麗,但有種“舞蹈”卻停不下來,讓人痛苦不堪…… 李阿姨今年69歲,2個月前突然出現左側肢體不自主舞動,伴空腹血糖達20mmol/l,在當地鄉鎮衛生院就診,查顱腦CT提示“顱內出血”,治療1周后癥狀稍有緩解后出院。本以為出院后會慢慢恢復,不料出院1個月后左側肢體不自主舞動癥狀再次加重,在當地衛生院復查CT仍然提示“一側高密度灶”(不排除出血),遂前往區內某醫院就診,入院后完善顱腦磁共振檢查,提示“腦白質病變”,診斷為“舞蹈病”,給予口服藥物治療。經過一段時間治療,李阿姨仍有左側肢體舞蹈樣動作,并且出現行走不穩,為求進一步診治,遂來到我院神經內四科就診 ,以“偏身舞蹈癥”收入院。入院后,神經內四科醫療團隊依據患者各項檢查檢驗數據和臨床表現,經過病例討論,最后診斷李阿姨得的是一種糖尿病少見并發癥---糖尿病紋狀體病,給予改善微循環、降糖等治療。經過治療后,李阿姨癥狀明顯減輕,目前已順利出院回家康復中。
糖尿病紋狀體病是一種由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影響腦部的紋狀體區域。它有時被稱為高血糖性偏側舞蹈癥或糖尿病非酮癥偏側舞蹈癥。這種病癥主要見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如果長期未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可能會面臨這一風險。因此,保持血糖在合理范圍內對于預防該疾病至關重要。
172553ujv3bo2r26mj8zrv.png (335.98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2024-6-20 17:25 上傳
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令人困擾的癥狀,如:身體一側不自主的舞蹈樣運動(即偏側舞蹈癥),短暫的感覺異常或運動異常。這些癥狀通常會讓人感到不適甚至痛苦,因此需要及時就醫。 本病影像與腦出血很相似,許多醫生易誤診為腦出血。通過影像學檢查,糖尿病紋狀體病具有一些特異性的表現:CT掃描常顯示一側基底節區高密度影,核磁共振(MRI)平掃表現為一側基底節區T1加權成像(T1WI)高信號影,而T2加權成像(T2WI)及T2FLAIR未見異常,這些特征幫助醫生準確診斷和鑒別該病與其他類似的疾病,如基底節區的腦出血。 糖尿病紋狀體病的治療主要集中在控制血糖水平和緩解癥狀。隨著血糖控制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通常會減輕或消失。同時,影像學上的異常也可能恢復,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持續存在。 預防糖尿病紋狀體病的關鍵在于嚴格控制血糖水平,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通過這些措施,糖尿病患者可以大大降低患上糖尿病紋狀體病的風險。 總之,糖尿病紋狀體病雖然聽起來復雜,但通過了解其基本情況和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是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的。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是糖尿病患者,務必注意血糖控制,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任何潛在問題。 此外,對于疾病仍是以預防為主,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平時切忌大吃大喝,少吃油膩高鹽、高脂肪的食物,控制體重,注意鍛煉,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一旦出現上述類似癥狀,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后及時降糖,可以迅速緩解偏側舞蹈癥的癥狀。 章丘區人民醫院神經內四科組建于2019年,科室技術力量雄厚,集臨床、科研、教學任務于一體,主要特色亞專業為頭痛頭暈規范診治、認知障礙規范診治、腦卒中的規范診治。科室年收治病人1700余人次,現有在編醫生9人,高級職稱人員1人,中級職稱人員6人,研究生6人,黨員3人。神經內四科科室治療及監護設備齊全充足,有同時救治多例疑難重癥患者的能力。
172553y5bad6685bbjdj0i.png (789.15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2024-6-20 17:25 上傳
神經內四科于2023年10月牽頭成立“章丘區頭痛頭暈中心”“章丘區頭痛頭暈專科聯盟”。另外,對顱內感染、癲癇、脫髓鞘疾病、肌肉疾病、癡呆、運動神經元病、運動障礙疾病等疾病有著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同時,科室與北京航天中心醫院、齊魯醫院、省立醫院、山西醫科大第一醫院等上級醫院有密切的學術互動和診療協助,可為疑難雜癥患者請上級專家及時會診,制定診療方案,全方位為患者排憂解難。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章丘區人民醫院”。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