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46lxhrzhzohxlxhohk.jpeg (110.87 KB, 下載次數: 54)
下載附件
2025-2-14 10:08 上傳
100846ygj8r4g8r41s4r1z.jpeg (73.2 KB, 下載次數: 49)
下載附件
2025-2-14 10:08 上傳
部先玲的丈夫于世民常年在外打零工,照顧家庭的重擔便落在了她一人肩上。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多年來,部先玲卻勤勤懇懇、數年如一日地照顧臥床不起的婆婆、腦血栓多年的父親、年事已高的公公,并把兩個“小家”打理地井井有條。她用自己的行動默默詮釋“孝道”的真諦,用孝和愛,譜成了優良的家風。
100846jdb1s3rk2ct1qckv.jpeg (96.57 KB, 下載次數: 59)
下載附件
2025-2-14 10:08 上傳
100846z590zy20yz4vyw79.jpeg (148.63 KB, 下載次數: 54)
下載附件
2025-2-14 10:08 上傳
部先玲的婆婆患有腦血栓多年,生活無法自理,需要時刻有人照顧。為了使婆婆睡覺舒適、不得褥瘡,她多年如一日挑起照顧老人的擔子,不管有多忙,總是做到老人的衣服、被褥勤洗勤換,每天為老人擦洗身體,定期翻身、復健,還經常跟婆婆嘮嗑,哄老人開心。俗話說,“麻繩專挑細處斷”,2024年7月底,84歲的公公意外摔斷胯骨,丈夫工作忙又很少回家,部先玲既要照顧婆婆又要照顧公公,一人忙得不可開交,整個家庭陷入了困境。但部先玲沒有被困難打倒,她迅速振作起來,陪著公公跑醫院、做檢查、辦手續,忙前忙后,在公公做完移植人工胯骨的手術后,更是寸步不離的的照顧,兩小時翻次身、定時按摩腿部、勤換衣物、康復訓練……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公公的身體恢復得越來越好,如今已經可以手扶凳子、拄拐杖行動。公公婆婆經常感嘆,自己有個好兒媳,讓他們的生活有滋有味;左鄰右舍對她也是豎起大拇指,夸贊她能干又孝順。
100846y1nr9ryjnyirs0kk.jpeg (68.7 KB, 下載次數: 47)
下載附件
2025-2-14 10:08 上傳
在娘家,部先玲是家中大姐,還有兩個妹妹都嫁到明水,雖定期回家探望,但不如在本村住的部先玲照顧老人更便捷。父親腦血栓10多年來,她一直是幫助母親照顧父親的“主力軍”。不管自己有多忙多累,她每天都會回娘家,精心為父親準備清淡的飯菜,打掃房間、洗衣服,陪著他遛彎、拉呱、端水吃藥、按摩關節……村民們紛紛表示,“幾位老人的衣食住行啥都要管,天長日久,能堅持下來實屬不易。”
100846blfb99yu89d8rurw.jpeg (112.63 KB, 下載次數: 67)
下載附件
2025-2-14 10:08 上傳
操心兩家人的一日三餐四季冷暖,這是部先玲的日常一天,也是她十余年來日常點滴的真實寫照。部先玲把尊老敬老當作一種責任,以一顆愛心為兩個家庭奉獻著自己的力量,她經常說,“對待老人要無微不至,要有耐心,老人不圖吃得好,穿的好,只要心情好,不生氣就行,讓老人幸福這是她盡子女的責任”。
100846ew6x55cg066z66kc.jpeg (100.22 KB, 下載次數: 43)
下載附件
2025-2-14 10:08 上傳
孝心是陽光,給老人溫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部先玲無怨無悔地堅持著。她的孝老愛親之舉,不僅溫暖了她的家人,也感染了整個村莊;她的故事在村里口口相傳,成為了村民們教育晚輩的生動教材;她用平凡的善舉,書寫了不平凡的孝道篇章,讓我們看到了傳統美德的熠熠生輝。部先玲,這位好兒媳、好女兒,用愛和堅守,撐起了兩個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