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倡議書 網絡空間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絡謠言層出不窮,嚴重誤導公共輿論,破壞社會信任,浪費網絡資源。為維護健康、清朗的網絡環境,現發出以下倡議:
2020021961659053.jpg (36.3 KB, 下載次數: 203)
下載附件
2024-6-29 09:38 上傳
一、提高辨別能力,不傳播謠言。在網絡上遇到不確定的信息時,要多方查證,不隨意轉發未經證實的信息;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學會辨別謠言,不做謠言的傳播者。 二、增強法律意識,不制造謠言。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編造、不發布、不傳播虛假信息;自覺維護網絡空間的秩序,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網絡環境。 三、保持理性態度,不相信謠言。對于網絡上的熱點事件和敏感信息,要保持理性和客觀的態度,不盲目相信和傳播;關注權威部門和專業機構發布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可信度。 四、發揮監督作用,及時舉報謠言。如果發現有人在網絡上散布謠言,要及時向相關部門舉報,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讓謠言無處遁形。 網絡空間是我們共同的家園,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共同打擊網絡謠言,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
65e935fce4b0a693034de2ae.jpeg (480.48 KB, 下載次數: 235)
下載附件
2024-6-29 09:38 上傳
4a2b4f08d4764ebaad1d5bef30548893.jpeg (140.99 KB, 下載次數: 198)
下載附件
2024-6-29 09:38 上傳
公布【典型案例】之博人眼球類的網絡謠言案件 一、典型案例 案例1:2024年1月,濟南網安在網上開展日常巡查時發現,濟南一網民為吸引流量以便推廣業務,使用移花接木手段,編造他人結婚時使用豪華車隊的謠言信息,對他人名譽造成損害。章丘公安依法對違法人員作出行政處罰。 案例2:2023年12月,濟南網安在網上開展日常巡查時發現,濟南一網民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編造“73歲老人騎車摔倒死亡”的網絡謠言。濟陽公安依法對違法人員作出行政處罰。
42c1f3b560444b718167717de2a516d5.jpeg (87.2 KB, 下載次數: 217)
下載附件
2024-6-29 09:38 上傳
二、以案釋法
通過微信、抖音、微博等網絡平臺,為博人眼球、吸引流量等的目的,使用移花接木、張冠李戴、AI合成等手段,編造虛假信息,制造謠言的行為,均屬于違法行為。
204778249.jpg (110.29 KB, 下載次數: 205)
下載附件
2024-6-29 09:38 上傳
三、相關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m_f71db5a7864490ba0b7f3ad2ce558b57.jpg (34.26 KB, 下載次數: 230)
下載附件
2024-6-29 09:38 上傳
四、濟南公安提醒: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廣大網民應遵守法律法規,自覺規范網上言行,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踐行正能量。公安機關將依法維護清朗的網絡環境。
148777386079049574.JPEG (27.42 KB, 下載次數: 228)
下載附件
2024-6-29 09:38 上傳
1、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攜手共建清朗網絡家園。 2、網絡謠言不輕信,不做傳謠接力人! 3、自覺抵制網絡謠言,共建健康清朗網絡輿論環境。 4、提高防范意識,積極抵制網絡謠言,共同營造清朗網絡環境。 5、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倫理道德,堅決杜絕造謠傳謠等違法違規行為。 6、自覺抵制網絡謠言和各類有害信息,規范文明言行、傳播文明觀念。 7、打擊網絡謠言,凈化網絡環境,需要我們人人參與,人人負責,共同打造清朗網絡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