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圖_20171128151213.png (264.9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17-11-28 15:11 上傳
章丘舊軍孟氏,是我國北方近代著名的工商巨族,田連阡陌,商通全國,斐聲齊魯。孟氏的經商,主要是經營土布。其先人曾在鄚州推車賣布,靠賣辛寨土布發家。其經營的土布來自舊軍北二十里的辛寨出產的白粗布,河北的大莊子布、寬灰布,上海浦東產的茹通布、灰印布、文奎布等。隨著生意的越來越大,為減少成本,光緒年間,矜恕堂在舊軍西門里大街路面開設了“鴻記”織布廠。
經營發展
“鴻記”織布廠的掌柜叫柴樹智,舊軍東五里柴家村人,為人忠厚誠實,善交際,會經營,又與孟家有近親,因此頗受東家信賴,授權托其經營管理。鴻記織布廠占地4畝許,三排南屋共30多間,設有木機30臺,織工40人。所織布一般不在本地銷售,全部外運到各地“祥”字號出售。那時沒有火車,都用鐵皮輪大馬車,運一回可達20幾輛,浩浩蕩蕩。 
“蓋聞生意之道,鋪規為先”,孟氏經商,向來重視鋪規。鴻記織布廠的廠規與“祥”字號鋪規大同小異,強調本廠職工一律嚴格遵守。比如下班要準時,不準遲到或早退,因私事出門,必須向掌柜請假,說明事由及去址,不得指東往西。出門時還須到帳房寫請假賬,掛出門牌。假期不能過長,如因事不能按時回廠,必須在天黑上門關廠前找人捎口信說明。工人不得飲酒過度,醉后發狂鬧事。不準在廠內吸煙,以防發生火災。工作時不得交頭接耳,擅離職守。不準結伙營私,要挾東家……以上章程,如有違犯,輕者扣發薪水,重者立即出號,永不錄用。掌柜柴樹智又頗懂用人、管理之道,在嚴格執行廠規的同時,他還注意關心職工的生活。除搞好每日的伙食外,冬季總是經常查看職工的冬衣棉被是否暖和,以免受寒得病,夏季又經常讓人準備綠豆湯和涼開水,讓大家解渴避暑。由于柴樹智能得人心,因此鴻記織布廠一直處于不斷上升的趨勢,所生產的各種色布不僅數量足,而且質量高,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地“祥”字號。瑞蚨祥做生意,向來是以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服務周到獲得信譽的。瑞蚨祥對進貨每年都有一定計劃。每年6月底小結算,年終大結算。每次結算,對存貨都進行盤點,調整進貨計劃。每年秋后,產棉區辛寨的棉花下來,他們就開始大量收購。對棉花,他們驗收極嚴,成色稍有不足,當即退貨。 棉花進了來,就要找人彈成絨子(棉絮)。當時還沒有正式弓坊,有的是走鄉串戶彈棉花的。他們每年春天下鄉,在一個地方一呆往往半月二十天。鴻記織布廠因為買賣大,而且對下鄉彈棉花的管吃管住,招待甚是周到,因此附近彈棉花的都愿意到鴻記來,彈出的棉花質量也格外高。棉花彈完后,就到集上雇來鄰近的媳婦、婆婆紡線,付一定酬金,期限完成。除了自己紡線;鴻記也從集上買現成的棉線。后來還進口洋線,因為洋線纖細、結實,織出布來平滑細膩,結實耐用,價錢雖然貴,但因為質量高,反而銷得快。 
紡出線來,以下就是牽機、織布了。織工大部分都是男的,精力旺盛,技術熟練。他們實行按件計酬制,誰織出的布數量多且無殘無損、質量高,那么就拿最高的薪水。反之,如有消極怠工,所織布質量過于低劣者,屢教不改,即予辭退。廠內的驗收有一套嚴格手續。先逐匹稱分量,分量不足者剔去;再逐匹地驗看是否有殘,有殘者再剔出;最后量尺寸,不合標準者再剔出。驗收合格,才正式交染坊加工。 1930年以前,機器染廠還不發達,各種布都是交附近的染坊染色加工。早期我國北方染坊以河北鄚州為最著名。瑞蚨祥、慶祥早期都在鄚州設有染坊。青、藍等色布都在鄚州加工。以后北京、天津、濟南等地染坊日益發展,瑞蚨祥才在當地加工染色。 鴻記的色布是由簡到繁的。早期色布種類較簡單。1900年以后,日益豐富。有以漂布染色的光板色布,有以市布染色的毛板色布。而光板色布、毛板色布各有高、中、次之分。顏色上更為復雜,如光板藍布有深藍、淺藍、缸靠、缸月、料半等;毛板藍布有佛藍、正藍、石藍、毛月、毛藍、月白等;灰色與醬色則有“千灰萬醬”之說,其他各色亦各有深淺之別。 鴻記加工染色有兩大要求,一是用優質染料,如染青布,1937年“七七事變”前,都是用最好的名牌煮青,決不允許染坊使用雜牌染料。二是驗收嚴格,決不容許染坊有一絲偷工減料。鴻記對染坊,事前都再三進行考察,視其信用可靠,方找其加工。布坯都是染坊來取,交布坯時,在每匹布上都打上鐵印,以防染坊偷換。號房人員還常到染坊檢查,看其是否偷工減料。染妥驗收,尤為合格、認真。染坊都是在早晨送貨,由號房人員在院內明亮處逐匹查驗,即使在嚴冬,也在院內查看。顏色稍有不足或不勻,即退回復染。由于挑剔嚴格,有的布有時返工多達四、五次之多,染坊人員還要遭斥責。雖然如此,但染坊還是愿為其加工,蓋因鴻記所付染價大大高于一般,同時付款及時,有時還預付染款。 
色布驗收后,再交踹坊踹平,驗收后晾干,以防發霉;一般要晾十余日。色布晾干后,七匹一捆用布包好,謂之打“頂包”。捆得愈緊,布愈平整。捆好入庫謂之“悶色”。這樣可使顏色全部滲透紗中,悶得愈久愈深入,不易褪色。一般色布要悶三至五個月,青布至少要悶六個月,方取出銷售。
敗 落
民國十七年(1928),土匪張鳴九搶占章丘,虎視舊軍,垂涎孟氏家業。孟洛川見勢不妙,遂舉家出走天津,住進英租界,進修堂住進意租界。后來孫殿英受邀來章丘助剿張匪,不意“猛虎未去,惡狼先來”,孫殿英暗派一支部隊夜襲了舊軍鎮,放火燒了孟氏當鋪和矜恕堂,一時烈焰飛騰,半天通紅,雞飛狗叫,哭聲震天。孫軍趁機大肆奸淫擄掠。村民百姓的家軟細物,蕩然一空。商家鋪戶,都遭到了滅頂之災。鴻記織布廠也在烈焰中化為灰燼。
不久,柴樹智來到了濟南,受東家之托,在濟南經一緯三路建起了濟南鴻記織布廠。1934年有布機10臺,資本200元,常年產量2000匹,價值8000元,主要織條格布。日偽時期,因不堪日偽、漢奸、流氓的騷擾而歇業。管理人員被安排到瑞蚨祥和泉祥,工人30多名被遣散。
來源:章丘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