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建設省會產業高地,剛剛撤市設區的章丘規劃建設了24個特色產業園區,繼7月30日濟南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基地開工之后,8月18日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園奠基開工,全面拉開章丘特色園區建設序幕,全面加快從“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型步伐。 “安家行動”:12家成長型企業落戶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園 8月18日,在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園奠基開工之前,舉行了集中簽約儀式。簽約入園的12個項目總投資15.8億元,以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為主,既包括北京機電研究所中試基地軍民融合項目,又涵蓋了鑫昌電子元件產學研結合項目。這些科技型、成長型、總部型項目各具特色、各懷“絕技”,具有廣闊市場空間,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作為特邀嘉賓,12家企業負責人共同見證了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園奠基儀式,也親身參與了園區前期規劃設計的全過程。4月29日,為了從“根”上做好園區規劃設計工作,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牽頭召集30余家有意向入園企業,為設計方案支招獻策,企業的“地盤”真正讓企業“做主”。
12.png (420.3 KB, 下載次數: 69)
下載附件
2017-8-19 10:46 上傳
經過反復研究論證,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園占地面積500畝,建設規模約24萬 ,主要包括三個功能分區,其中,綜合辦公區規劃1座9層綜合辦公大樓,生產區規劃輕鋼車間、電子車間、混凝土車間等各類標準化車間24座,配套服務區設計了2座專家公寓、2座職工公寓、1座職工餐廳和1座活動中心,真正成為了中小企業的“安家工程”。 “筑巢行動”:24個特色產業園區三年內全部開工建設 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王文濤在談到“在深化改革上先行”時指出,要從“放”、“管”、“服”上進行改革,對企業做到“你負責茁壯成長,我負責陽光雨露”。這句話說到了企業的心里,也點到了章丘發展的痛處。之前,章丘招商靠的是政策,角色就是企業的“服務員”,接水接電、七通一平,沒有創新創業平臺,也沒有孵化配套功能,干的都是“粗”活,自然也引不來“金鳳凰”。 如今,章丘規劃布局了24個特色產業園區,濟南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基地、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園2個園區已經開工,年底前金融小鎮、生物醫藥孵化園、王白莊工業園、山東大學工程研究院、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示范園區等9個園區將陸續開工建設,三年內24個特色產業園區將全部開工。通過特色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首先形成產業集聚,明確各功能區的產業定位,解決“項目隨意落”的問題;其次實施產業招商,明確招商引資方向,解決“招商盲目性”的問題;最后是承接產業轉移,建設定位明確、配套完善、產業聚集的專業園區,解決“騰退項目沒處落”的問題,承接濟南及章丘的產業轉移。 “共建行動”:社會化融資、標準化建設、市場化運營、專業化管理 推進24個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是章丘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大手筆”,也是城市管理運營的“大課題”。經過反復調查研究,章丘區委、區政府決定,堅持“社會化融資、標準化建設、市場化運營、專業化管理”的路子,按照“同步規劃、分期實施、強力推進”的原則,由山東明水國開實業開發有限公司作為建設商、運營商、管理商,主導進行特色園區建設工作,通過基金控股的形式,解決好“錢從哪里來”的問題;通過招商定制的形式,解決好“路子怎么走”的問題;通過借鑒華夏幸福、聯東U谷等國內一流園區運營商的模式,解決好“園區怎么管”的問題。 在此大基調下,國開公司組織成立了濟南國開新舊動能轉換股權投資基金,基金規模10億元。7月8日,新舊動能轉換股權投資基金作為母基金通過股權投資形式,簽約濟南國開特色園區建設基金和濟南國開興橙新興產業發展投資基金2支子基金,撬動社會資本,為園區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開源引水,筑巢來鳳,特色園區的規劃建設成為章丘招商引資的新引擎。濟南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在5月18日,簽約入駐了投資10億元的山大地瑋軟件項目,雖然園區剛剛開工,但是,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物聯網建筑行業數據中心、圣泉集團總部等項目已經達成初步入駐協議。生物醫藥孵化園已入駐生物醫藥企業19家,7月8日生物酶剪切抗炎藥物生產項目、造血干細胞修飾移植項目等4個高端人才科研項目簽約落戶,園區2號車間年產100萬瓶皮膚噴劑、小馬哥生物保健食品生產2個項目已經完成主體建設。 章丘把城市經濟發展的“注”堅定不移地押在了“企業”身上,把新舊動能轉換的“點”發力在了特色園區建設上,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章丘安了“家”、生了“根”,那么,章丘建設省會產業高地的目標就開了“花”、結了“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