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 (1).jpg (46.12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2017-8-30 09:58 上傳
濟南全體專技人員注意啦 不管你是工程師、建筑師 還是醫生、會計師…… 9月1日起都必須參加繼續教育 每年不少于90學時! 而且 這將成為你職稱評審、年度考核 崗位聘用、執業注冊的重要依據 繼續教育的方式和學時有哪些要求? 這期間你會享受哪些福利待遇? 明確規定都在這里了 ↓↓↓ 適用范圍 《規定》中繼續教育的對象包括本市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組織的全體專業技術人員,其中,已聘用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從2017年開始參加繼續教育;首次聘用到專業技術崗位的人員,應自聘用當年起參加繼續教育。 中小學教師按原渠道參加繼續教育。 學習內容 《規定》提出,繼續教育內容包括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 公需科目包括專業技術人員應當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規、理論政策、職業道德、技術信息等基本知識,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組織實施。 專業科目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從事專業工作應當掌握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等專業知識,主要由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用人單位和繼續教育機構具體實施。 公需科目培訓免費參加 《規定》將專業技術人員每年接受繼續教育的學時增加到90學時,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學時,專業科目不少于60學時。每45分鐘學習培訓計1學時。 專業技術人員注冊登錄濟南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共服務平臺(jxjy.jnhrss.gov.cn),選擇相應的公需科目進行課程學習,學習時間達到30學時以上(含30學時)的,視為本年度公需科目合格,成績記入本人《濟南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時證明》。公需科目培訓不收取任何費用。 參加繼續教育的方式 《規定》明確專業技術人員通過下列方式參加繼續教育的,計入本人當年繼續教育學時: 參加培訓班、研修班或者進修班學習; 參加相關的繼續教育實踐活動; 參加遠程教育; 參加學術會議、學術講座、學術訪問等活動; 符合規定的其他方式。 繼續教育方式和學時的具體認定辦法,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根據國家、省有關規定制定。 用人單位按約定支付工資福利 《規定》明確,專業技術人員經用人單位同意,脫產或者半脫產參加繼續教育活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與勞動者的約定,支付工資、福利等待遇。 用人單位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在工作時間之外參加繼續教育活動的,雙方應當約定費用分擔方式和相關待遇。 專業技術人員按規定從事有職業資格要求的工作的,用人單位應當為其參加繼續教育提供保障。 建立繼續教育“學時銀行” 《規定》明確,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時證明是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有效依據和重要憑證。由市人社局牽頭建立“濟南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共服務平臺(jxjy.jnhrss.gon.cn)”,規范繼續教育學時認定與管理。 衛生、會計、出版等行業主管部門單獨建立學時管理系統的,需要將專業科目學習數據與全市繼續教育平臺進行對接,用人單位本著培養與使用一致的原則具體負責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管理、學時登記與考核。 繼續教育成果與晉升相銜接 《規定》強調,要全面實行登記考核制度,繼續教育將與專業技術人員的切身利益掛鉤。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的情況實行登記考核,考核結果經有關部門核驗后,作為專業技術人員職務晉升、聘任和執業、從業資格注冊的重要依據。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對申報晉升省評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進行學時審驗確認; 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市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對申報晉升省授權高級及評審中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進行學時審驗確認。 繼續教育學時可轉移接續認定 《規定》提出,外來調入的專業技術人員憑調出地繼續教育管理部門出具的繼續教育學時證明合并計算學時,調入后需按照我市規定及時辦理學時登記手續。 繼續教育需加大經費投入 《規定》要求,繼續教育實行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投入機制。政府加大經費支持力度,建立穩定的長效投入機制,提高繼續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用人單位等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不斷加大對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經費的投入。開展繼續教育需要收取相關費用的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執行。 目前,濟南有專業技術人員43萬人,其中高級4.3萬人,中級12.9萬人,初級25.8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