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北峪嶺和甕口峪的群巒疊嶂,來到章丘區(qū)垛莊鎮(zhèn)駐地,一所干凈敞亮的山區(qū)學校出現(xiàn)在眼前,這里沒有繁華和喧囂,有的只是簡單和安靜。記者走在校園里,看不到想象中鄉(xiāng)村學校的“寒酸”,只聞瑯瑯書聲穿越山間、回蕩晴空,這就是濟南市章丘區(qū)垛莊中學。作為一所寄宿制學校,學生主要是來自垛莊鎮(zhèn)的幾十個自然村,大部分學生都是留守少年兒童,作為班主任,他一周5天和孩子們吃住在一起,作為老師他課堂任務是給學生一個強健的體魄,作為一名長者,他又是學生人生道路的引領者,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家長”,他就是學生眼中亦師亦父的老師孟祥朋。
黝黑的皮膚,不善言辭是孟祥朋給記者的第一印象,不同于其他學科老師的“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作為一名體育教師,他的舞臺是無數(shù)個寒來暑往的操場,但是作為一名班主任,他又要“扎根”教室,給予了學生們父親般的愛。
“我自己就是從這所學校里走出的孩子,能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任教是我小時候的愿望。”1998年,大學畢業(yè)后的孟祥朋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成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這是孟祥朋第一次向偏遠山村“逆行”,這一次選擇一干就是20年。他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從清晨到深夜,從喧鬧的校園到安靜的教室,每天他都比學生起得早,比學生睡得晚,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20年來送走的孩子一撥又一撥。
由于家庭原因,2021年孟祥朋從鄉(xiāng)鎮(zhèn)中學考到了離家較近的城區(qū)學校,這是20多年來孟祥朋第一次離開農(nóng)村學校,這一別就是兩年。
說起為啥要再次回到這大山里當老師,“因為舍不得和被需要吧。”孟祥朋笑著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是垛莊中學唯一的一名專職體育老師,我深知體育對于現(xiàn)在中考的重要性。”孟祥朋說,在經(jīng)過慎重考慮之后,他覺得還是農(nóng)村中學更需要他,于是在2023年9月,孟祥朋再一次向偏遠山村“逆行”,回到了他熟悉的垛莊中學。
“體育不僅是鍛煉身體,更是培養(yǎng)意志、鍛煉團隊精神的重要途徑。”孟祥朋經(jīng)常這樣說,為了讓學生們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績,孟祥朋就像一顆陀螺,奔走于教室和操場。中考體育測評期間,他的鬧鐘總是在早上5:40準時響起,然后馬不停蹄趕到學生宿舍,在昏暗的燈光下挨個寢室地敲門,催促學生起床訓練。
孟祥朋的身上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每天都以飽滿的熱情面對學生,耐心地講解每個動作的規(guī)范,帶領學生們從運動中尋找快樂,并鼓勵學生們把體育的拼搏精神融入學習生活中,努力拼搏屬于自己的未來。
095351gnu44rqseezg8s4c.jpeg (74.18 KB, 下載次數(shù): 17)
下載附件
2024-7-3 09:53 上傳
給孩子關愛和幫助
“山里的孩子,家里困難的多。”孟祥朋說,作為初中寄宿制學校的班主任,工作瑣細而繁重。學生們的衣食住行、學習成績、身心健康等,事無巨細都得班主任操心。
曾經(jīng)孟祥朋所帶的班級里有個叫李帥(化名)的學生,上體育課的時候總是悶悶不樂,也不跟同學們交流,總是自己一個人坐在操場上,這一系列的舉動引起了孟祥朋的注意,經(jīng)過深入了解,李帥的父母離異,他跟著年近70的爺爺奶奶生活,家庭比較困難。跟他談心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萌生了輟學的念頭,想要去打工賺錢減輕家里的負擔。
了解了這一切,孟祥朋的眼睛濕潤了,“再困難也不能不讀書啊,難道你就想在大山里生活一輩子嗎?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改變現(xiàn)狀,才能讓爺爺和奶奶過上幸福的生活,你不要擔心今后的生活費用,老師會幫你的……”后來,在孟祥朋的幫助下,小李逐漸走出了困境,也開始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慢慢的臉上笑容多了,跟同學們的關系也越來越好了,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升,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高中。
在垛莊中學像李帥這樣家庭情況的學生還有很多。這些年來,孟祥朋到底資助了多少學生、拿出了多少錢,連他自己都記不清,因為他從不記賬、不求回報。他只記得,他的學生都誰考上了高中,誰的家庭困難需要幫助。“我只是做了一個班主任應該做的事情。”
095351j1jpuirrlrjrjcw4.jpeg (104.81 KB, 下載次數(shù): 15)
下載附件
2024-7-3 09:53 上傳
孟祥朋的班級管理看似粗放,實際上也有細致的一面。他更注重孩子的品行發(fā)展,還會運用一些自己的方法來管理學生。在給學生們做思想工作的時候,孟祥朋比較善于給學生們做勵志教育,而在孟祥朋的班級有個獨特的“班級文化”,就是每天午休結束后全班學生齊唱勵志歌曲。
“我們班原來有個女生,極度缺乏自信,在班級里也不敢大聲說話,上課總是低著頭,對學習也缺乏興趣和動力。”孟祥朋說,像這個女生這種情況不在少數(shù),為了能讓孩子們大膽地展現(xiàn)自己,孟祥朋想到了讓學生們一起唱歌,讓學生們打開自己。“全班一起唱,誰也不知道聽不出來誰唱得好誰唱跑調。”在孟祥朋看來,學生們在一潭死水的環(huán)境下是學不好習的,必須要有一顆“小石子”,來讓他們的學習生活有點波瀾,讓他們用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去面對今后的學習生活才是他作為班主任應該引導的。
“剛開始對唱什么類型的歌曲沒有要求。”孟祥朋說,在后來的班級管理中,孟祥朋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學生對學習普遍缺乏內驅力。這讓他想到了勵志歌曲,勵志歌曲激昂的旋律,鼓勁的歌詞,可以為學生帶來無限力量。孟祥朋認為這樣可以點燃學生們的內驅力,從而使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朝著目標努力。從那時起,唱勵志歌曲就成了孟祥朋所帶的班級獨特的班級文化。
他沒有轟轟烈烈的感人事跡,他只是在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他沉默寡言,潤物無聲,身體力行,潛移默化間影響著學生。他擔任多個角色,作為師者,他一步一個腳印,用專業(yè)知識給學生一個強健體魄;作為班主任,他用真誠,用愛心為大山里孩子們筑起了一片五彩斑斕的天空。他就是濟南市章丘區(qū)垛莊中學體育老師孟祥朋。
095351ffy5yz1s54dy78ts.jpeg (93.94 KB, 下載次數(shù): 14)
下載附件
2024-7-3 09:53 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