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樓主 |
發表于 2024-7-7 09:08:12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東
萬畝紅蓮待君來!2024年白云湖生態文化旅游季盛大開幕今日章丘昨天19:49進入7月6日,“鄉村好時節·樂動生活”主題年暨2024年白云湖生態文化旅游季盛大開幕。白云湖是山東境內比較集中的第一紅蓮觀賞區,圍湖遠眺,上萬畝野生紅蓮在濕地浸潤下,花開繁盛,碧波萬頃,引得游人如織。這片天然湖泊自古以來便引得無數文人墨客競相揮墨?!盃幎?,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一代詞宗李清照曾泛舟湖上,興盡晚歸;“攜朋訪蓮葉,浩浩何所之”元代散曲家張養浩曾與友同游,發出哲學追問;“漁火錯疑明月上,風帆相伴白云歸”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李開先曾夜泛白云湖,感受夜景悠遠……天藍水碧,自成生態底色水域面積大至2.6萬余畝白云湖形成于漢代,長江水、黃河水、百脈泉水在這里匯集,因“溪谷縷注,眾水潴而為湖,白云英英出其中”,故得名。很久以前,白云湖就有“下沛城”的傳說,沛取充沛、豐沛之意。據說過往名士訪遍大街小巷,盡覽全城風貌,不由慨嘆這人間佳境獨樹一幟、風貌奇絕。如今,白云湖的各村也浸染了獨特的文化氣息,蘇家碼頭、李家碼頭、娥女溝村等村名體現出濱河建村的痕跡,青龍古街、跨江石橋、雌雄雙獅等名勝古跡講述著老街舊巷的歷史故事。生態是白云湖最具顯示度的閃亮標識。近年來,白云湖先后經過開展了退漁還濕、湖庫清淤、湖庫聯通等一系列生態保護工程,清理了湖區周邊21個村莊的1544個魚池,清淤1500萬立方米,水域面積由3000畝擴大至2.6萬余畝,濕地率達83.2%。如今的白云湖與東湖水庫、白云水庫共同構成“三湖濕地”生態格局,長江水、黃河水、百脈泉水“三水”在此匯聚,湖區水質達到了Ⅲ類標準,是章丘區首家國家級濕地公園、濟南市面積最大天然濕地、山東省第三大湖泊。環境好不好,鳥兒來“投票”。廣闊的水面上,茂密的蒲葦叢中,東方白鸛、金雕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大天鵝、灰鶴等1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擇此棲居;2014年“鳥中熊貓”震旦鴉雀首次出現,在此棲息、覓食,白云湖濕地不僅成為公眾體驗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閑場所,更成為人鳥和諧的生動寫照。迎景借水,推進鄉村振興3大品類年銷售額突破600萬元白云湖以荷為基,迎景借水,打造了連綿數十里的“荷香柳綠 十里長廊”的云湖南路精品旅游線路。在這條線路上,瞄準了白蓮藕生態農業這一廣闊市場,大力引導群眾發展淺水藕種植產業,沿線11個村流轉土地1000余畝,建設白蓮藕聯盟種植基地,為群眾增收致富打開了一條可持續的綠色道路。與此同時,荷產業的創新升級一直在探索中,今年新引入荷眾苑項目,開發鮮切花種植,培植更適合觀賞、更適宜保存、花期更長的荷花,通過打通包裝物流渠道,讓白云湖的荷花“開”到全國各地。白云湖的白蓮藕,獨具特色,頗有名氣,吃起來嫩脆脆、水汪汪,落口消融,食而無渣,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如今,生態農業產業鏈向縱向發展,打造“荷小妹”特色農產品品牌,對荷葉,蒲公英,白蓮藕3大品類進行深度加工,形成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年銷售額突破600萬元,帶動周邊80余位農戶,每戶每畝增收6000余元,遠銷全國各地。特色產業要“多點開花”,鄉村振興才能“碩果累累”。今年以來,街道充分利用空閑宅基地,引進食用菌種植,發展庭院經濟。白云湖有豐富的食用菌原料玉米芯和充裕的勞動力,利用閑置庭院種植,沒有噪音,沒有污染,菌包廢棄后,作為有機肥施到耕地里,促進農業的循環利用。食用菌種植一年可以種植四茬,并且不需要耗費太大的體力,為中老年人群提供了再就業的機會。截至目前,已完成六個高標準菌菇房建設。金蟬養殖是白云湖的又一張特色名片。自20多年前辛豐村就率先探索了果木經濟與金蟬養殖結合發展道路,如今,金蟬產業鏈日益完善,從養殖到加工,再到金蟬文化藝術節等體驗活動,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濃厚的文化色彩和經濟效益。鄉村瀲滟,借水發展。一個個示范亮點特色更加突出,一條條精品線路不斷顯現,全域景觀已全面鋪開。正所謂鄉村美如畫,振興正當時。詩情畫意,豐富休閑體驗“水鄉白云”文旅名片成色越來越足多彩活動是大家了解白云湖的窗口。一年一屆的生態文化旅游季助力鄉村振興建設,推動文化旅游發展,成為“水鄉白云”一張靚麗的文旅名片;“享半馬激情 品水鄉白云”半程馬拉松賽成功舉辦,800余名選手在此激情奔跑,實現了聚人氣、育商機、增活力的有機結合;乒乓球“村超”聯賽,吸引近千名乒乓球愛好者,掀起了群眾體育運動高潮,讓群眾賽事生發出更大力量;村BA籃球賽進一步推動了白云湖知名度和美譽度持續提升,彰顯了“活力白云”的奮進之姿;白云湖紅蓮文化與濕地自然相互浸潤,孕育著獨特的廉潔因子,街道借此打造“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室內部分打造廉潔教育文化展廳,室外部分打造紅蓮文化景觀,迎接了80余批次,5000余人次開展廉潔教育,廣泛傳播了“蓮”“廉”文化,讓文化建設更豐盈。詩意目的地,既要宜賞景,又要宜休閑。品珍饈,這里有湖畔美食、漁家盛宴。采下新鮮的荷葉、荷花、蓮藕通過蒸、煎、炒、涼拌等烹飪方式,制作成炸荷花、荷葉卷、蓮子湯等“荷花宴”,成為當地餐桌上靚麗的風景線。購優品,這里有荷香好物、非遺手造。荷葉茶、香水蓮茶、荷葉面條、荷葉枕,彌漫了荷葉的清香,讓人滿載而歸;葦草編織、葫蘆雕刻、銅響樂器、根雕技藝,有濃厚的非遺文化氣息,在手工藝人的手里,煥發著新活力。享生活,這里有夏日鄉趣、繽紛活動。觀覽文藝演出、廣場舞大賽、書畫展,來一場視覺的沖擊;摘果蔬、捉金蟬、摸鯉魚,來一次鄉土的體驗。水鄉風韻、碧水深情,紅荷滿湖,如詩如畫。至此,白云湖不僅展現出“漁火錯疑明月上,風帆相伴白云歸”的嫻雅風情,也浸潤了“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的人間況味。
20240707090811front2_0_127779_FhFbAYi_HiWSJgqiFtROTYIwhib3.jpg (110.3 K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2024-7-7 09:08 上傳
20240707090811front2_0_127779_FnqruilCiQ6QJV00Cd8S-BYdS15y.jpg (198.25 KB, 下載次數: 38)
下載附件
2024-7-7 09:08 上傳
20240707090811front2_0_127779_FmgvazOJ30YzbyvS62MaKU1k-Kla.jpg (106.6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2024-7-7 09:08 上傳
20240707090811front2_0_127779_Fo_nWoXulYZErN-XyeKp-SFqkPC_.jpg (139.02 KB, 下載次數: 40)
下載附件
2024-7-7 09:08 上傳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