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地鐵8號線山東大學站效果圖、 設計方案公布! 一起來看看 【原文如下】
092346wu7dsddedddzbuv4.png (3.37 M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5-8-22 09:23 上傳
092346g1k77e55rvz75vue.jpeg (118.5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5-8-22 09:23 上傳
092346fv4622gg4ba4vg41.gif (5.17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2025-8-22 09:23 上傳
092346fo2ooyg27eoreyfi.png (383 Bytes,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2025-8-22 09:23 上傳
濟南軌道交通8號線山東大學站位于濟南市章丘區經十東路南側圣井立交西側,為濟南城市軌道交通8號線一期工程第12座車站。 車站設計為路側高架三層魚腹島式車站,沿經十東路東西向敷設。車站現狀北側為荒地(在建山東大學龍山校區),南側為禹瀚城產業園,周邊主要規劃為市政服務、文化用地及居住用地為主。 車站項目總建筑面積10303.61㎡,其中主體建筑面積8211.00㎡。
092346kz5bn1m591n6jn1x.png (1.01 M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5-8-22 09:23 上傳
圖1 項目效果圖
092346md94an99il94r1ni.gif (5.17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25-8-22 09:23 上傳
092346rcjekzkgzxmajgcl.png (383 Bytes,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25-8-22 09:23 上傳
安全耐久設計 車站主體陽臺、外窗、窗臺、中庭等臨空位置,均設置防墜落設施,且提升防護欄桿高度至1.2m。 項目各出入口設置雨棚,遮陽防雨同時起到安全防護作用。 臨軌行區的墻體均采用鋼筋混凝土墻體,且裝飾裝修部品構件采用剛性材料,連接構造采用干掛設計,以抗震、防脫落、防撞擊。 建筑門窗、護欄、站臺門、廣告燈箱、疏散指示標志等接觸到乘客的玻璃均采用具有安全防護功能的玻璃;室內玻璃隔斷、天窗均采用夾膠玻璃以防碎裂傷人;采用具備防夾功能閘機,外窗采用懸窗,有效防止夾人。 提升室內外地面的防滑性能,所有室內公共區面層材料防滑性能滿足Ad級;車站端門外司機站立位置、公共區建筑坡道、樓梯踏步面層材料防滑性能滿足Ad、Aw級;有水房間、地上站臺、室外公共區、出入口及通道等與室外出入口直接相鄰區域面層材料防滑性能滿足Bw級;設備管理區公區滿足Bd級,設備用房內滿足Cd級。 提升樓扶梯的疏散能力,增加安全余量和可靠性,站臺至站廳疏散樓梯的通行能力達到規定消防安全所需最小取值的30%。使用耐腐蝕、抗老化、耐久性好的管材、管線、管件。
092346v19388x4ebqjje7d.jpeg (152.49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2025-8-22 09:23 上傳
山東大學站建設規劃圖
092346gzhudmllq1qbllll.png (41.72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5-8-22 09:23 上傳
圖2 建筑外窗、閘機防夾傷設計 環境健康設計 項目采用的防水密封材料、室內涂料、地磚等材料采用綠色環保材料;室內采用多聯機空調+新風系統系統,新風機配置PM2.5過濾裝置且過濾級別滿足初效+中效;同時設置PM2.5、PM10、CO2監測裝置,空氣質量監測系統能夠實現連續測量、顯示、記錄、數據傳輸等功能,并在污染物超標時報警開啟新風系統,可有效保證室內PM2.5年均濃度不高于15μg/m3,室內PM10年均濃度不高于20μg/m3。 車站的公共衛生間設置單獨的污氣排放管道,換氣次數設計不低于20次/h,優化排風組織以避免異味影響。 室內空調、通風系統均選用低噪聲產品,設置在對噪聲敏感房間干擾較小的位置。 項目為地上車站建筑,在方案設計階段進行天然采光設計及模擬優化,車站站臺的鋼結構雨棚屋面采用設有白色金屬遮陽百葉的網點彩釉加膠玻璃,且站廳、站臺兩側設置玻璃幕墻,可有效導入并使候車區有良好的天然采光。 車站內所有照明光源均采用光效高、壽命長的LED照明,保證高顯色指數、合理色溫值、低統一眩光值。
092347aaqxaas9zehrhskr.png (87.1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5-8-22 09:23 上傳
資源節約設計 項目出入口結合周邊用地特點規劃設計,充分考慮周邊客流特點,在北側山東大學龍山校區、南側禹瀚城商業用地周邊均預留出入口。車站出入口周邊設置不少于200個非機動車泊位,并規劃設計多條公共交通工具及人行天橋,以鼓勵人行。 項目位于夏熱冬冷地區,滿足現行節能標準要求。同時圍護結構性能提升10%。對車站的全年空調負荷進行精確預測,合理選配空調冷熱源機組臺數和容量,以避免過度供冷或供熱量不足,減少能源消耗。 項目臨時候車室采用分體空調系統,辦公室及管理用房采用多聯機設備,分體空調采用滿足一級能效等級的產品,多聯機的IPLV較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提高16%,有效降低空調運行階段能耗;車站內采用高能效燈具產品,且設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通過設計+產品的雙重措施保障照明效果達標的同時,降低照明能耗;其它設備中,扶梯選用有變頻感應啟動措施的產品,變壓器選用達2級能效產品,水泵、液晶顯示屏能效值滿足國家節能評價值要求。根據計算機仿真模擬,預計本項目能耗降低幅度可達10%以上。 車站內全部衛生器具采用1級用水效率產品,有效降低水資源損耗。 本項目室內、室外建筑與裝修全部一體化設計,墻體采用以廢棄粉煤灰為原料的砌體,頂棚大面積采用沖孔鋁板和鋁單板的裝配式吊頂設計,混凝土、砂漿、內墻涂料、瓷磚、保溫材料、防水材料全部采用具有綠色建材認證的產品,多措并舉保證使用階段耐久易圍護的同時,有效降低建筑的隱含碳排放。
微信截圖_20250822092434.png (187.75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5-8-22 09:24 上傳
圖4 一級節水器具設計 運營服務設計 項目秉承“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車站內充分考慮乘客的多重需求,設有帶嬰兒座椅的第三衛生間、愛心候車座椅、易于識別的服務換乘警示標識等。 車站內無障礙設計完備,盲文、盲道設置合理,無障礙檢票通道、無障礙電梯、無障礙候車口構成完備的無障礙通行流線。本車站打造個性化乘客引導系統、智慧售票系統、智慧查詢系統、智慧預告系統,在便利市民出行的同時,也可實現及時警示突發事件并引導應急處理的功能。 項目的智能化設計包含安全防范、管理與設備監控、信息網絡等系統,可對通風空調系統、照明系統、電氣設備實現智能化控制;滿足訪客對講、周界防范報警系統、電子巡更系統、公共設備監控寬帶接入網、有線電視網、電話網。每種網絡各自成系統。
集成應用BIM技術 在施工階段使用了BIM技術,基于BIM軟件模型對于機電管線綜合、平面、進行分析,對項目設計進行優化。各專業協同合作,避免由于數據不通暢帶來的重復性勞動,提高整個工程的質量和效率。
092347d82xffy8rbyzf6bk.png (752.35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2025-8-22 09:23 上傳
圖5 BIM技術
092347ru0c1zucakk61kue.png (156.36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5-8-22 09:23 上傳
【小編有話說】 非常期待年底通車!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海佑泉城”。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